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教学

教学大纲

时间:2020-09-08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代码:EM1301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3.5

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6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工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掌握制图、识图基本技能。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出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图纸,并能准确地阅读一般建筑图纸。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可以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了解工程制图的标准要求,掌握制图、识图基本技能。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出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图纸,并能准确地阅读一般工程图纸;为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支撑毕业要求中的相应指标点。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培养空间想象力,从而解决一些空间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了解专业的特点。

课程目标2:掌握制图标准,为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能够针对制图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

2.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简单工程问题进行表达。

80%

2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化工具

5.1 掌握各种现代信息手段和工具,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源和信息;

8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绪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工程制图课程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了解画法几何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制图的成就。

3)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2:制图基本知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要求,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及规范。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制图规范:图纸幅面、线型、尺寸标注。

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画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线型练习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3:投影的基本知识

1)目标和要求

了解投影及其特性,基本形体及组合形体的画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投影及其特性:中心投影及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特性,投影图的形成及其特性。

基本形体的投影:平面体的投影;曲面体的投影;组合形体的投影。

3)教学重点和难点:组合形体的投影。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点线面的投影基本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点线面投影基本知识: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线段的实长和倾角;直线的相对位置,平面的投影。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直线的相对位置,线段的实长和倾角。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5: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线与面、面与面的相互关系。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平行关系: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

相交关系: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

垂直关系: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

换面法:投影变换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面面相交关系。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6:曲线和曲面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曲线以及曲面的形成。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曲线曲面:曲线的投影特性;圆的投影和圆柱螺旋线,Bezier曲线,B样条曲线。

回转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环面,单叶双曲回转面,平螺旋面。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回转面的形成及投影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7:截交线和相贯线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成及求解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截交线:平面体的截交线;曲面体的截交线。

相贯线:平面体与平面体相贯;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曲面体与曲面体相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求解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10学时。

单元8: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形体的画法:投影选择;建筑形体的尺寸标注;

剖面图的画法:基本概念与画法;剖面图的几种处理方式;

断面图的画法:基本概念与画法;断面图的几种处理方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画法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单元9:轴测投影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轴测投影的画法,为阅读专业工程图样做好准备。

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正轴测图:正等轴测图

斜轴测图:斜二轴测图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10:建筑施工图

1)教学目标和要求

对房屋建筑工程图有充分的了解,达到会阅读图纸及绘制简单建筑工程图的要求。

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概述:施工图产生及分类;施工图的图示特点;阅读施工图的步骤;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

总平面图:图示方法、用途;图示内容及图示实例。

建筑平、立、剖面图:图示方法及作用;图示内容及实例。

建筑施工图的绘制:绘制施工图的步骤和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11:结构施工图

1)教学目标和要求

对房屋结构工程图有充分的了解,达到会阅读图纸及绘制简单结构工程图的要求。

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钢筋混凝土结构简介;结构平面图构件详图。

基础图:条形基础图,独立基础图。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构图的识读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12:计算机绘图

1)教学目标和要求

对房屋工程图有充分的了解,达到会阅读图纸及绘制简单的专业工程图的要求。

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意义和特点,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能够绘制出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工程图。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常用绘图、编辑命令和绘图工具的应用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答疑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授64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1 绪论:建筑制图课程的目的、任务、学习方法。

2

讲授

2

§2 制图基本知识

6

讲授

3

§3投影的基本知识

2

讲授

4

§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6

讲授,习题

5

§5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

6

讲授,习题

6

§6曲线和曲面

4

讲授

7

§7截交线和相贯线

10

讲授,习题

8

§8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8

讲授

9

§9 轴测投影

4

讲授

10

§10 建筑施工图

6

讲授

11

§11 结构施工图

6

讲授

12

§12 计算机绘图

4

讲授,上机

合计

64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环节,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环节。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10%20%90%80%间进行调整。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见表4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

构成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10%

作业

1020

主要考核学生对施工图的识读、理解和掌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占10%,并考查应用所学知识、使用现代工具、文字表达能力等。

2

期末考试

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90%

期末考试

8090

1)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90%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2)主要考核点线面等画法几何等内容。考试题型为:填空题、补绘投影、判断题、点线面综合题等。

1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建筑工程制图》,张岩主编,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3

(二)推荐参考资料

[1]《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朱育万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建筑制图与识图》,毛家华等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

[3]《建筑制图》,何斌、陈锦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如房屋建筑学等。


 

《运筹学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运筹学A 课程代码:AM4310

学分:3 学时:48

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概率统计

开课单位:理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运筹学是现代管理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在决策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是实现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该学科是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学,应用范围涉及到工业、农业、军事、经济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经济性,甚至产生了应用数学的多个新的分支。运筹学经常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研究运筹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实分析、矩阵论、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和算法基础等。而在应用方面,多与仓储、物流、算法等领域相关。因此运筹学与应用数学、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密切相关。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运筹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让学生熟悉一些运筹学的基本模型及其求解原理、方法技巧,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和若干定量分析的优化技术。

2)让学生具有运用运筹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数学建模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课程目标1

掌握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了解数学科学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1.42.2

8.1%

课程目标2

具备良好的科学计算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建模并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10.5%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单元1:运筹学引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1.1了解运筹学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1.2了解运筹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本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运筹学的发展简史和运筹学成功应用所解决的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线性规划的模型

4)课堂教学学时

本单元需2学时。

单元2:线性规划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线性规划问题及解的基本概念,掌握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单纯形表的矩阵描述;对偶理论、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本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2.1了解线性规划问题及其几何意义;

2.2线性规划建模解法;

2.3单纯形;

2.4、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

2.5对偶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难点:单纯形法、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4)课堂教学学时

本单元需12学时,其中习题课2学时。

单元3:运输问题与整数规划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求解方法,了解整数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分枝定界法。

本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求解方法,整数规划模型及其解法、0-1整数规划及其解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分支定界法

难点:分支定界法。

4)课堂教学学时

本单元需8学时,其中习题课2学时。

单元4:动态规划及其应用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动态规划建模;掌握递推函数方程,掌握动态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

本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掌握动态规划建模及其解法,掌握动态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掌握动态规划建模及其解法.

4)课堂教学学时

本单元需4学时,其中习题课2学时。

单元5:图论基础知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图的基本概念;树、最小支撑树;最短路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本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树的定义及性质、支撑树与最小支撑树问题及其解法;最短路问题及其解法;最大流问题及其解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最短路和最大流问题及其解法.

4)课堂教学学时

本单元需8学时,其中习题课2学时。

单元6:存储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确定性库存模型,不允许缺货()(),允许缺货(),了解随机库存模型和其他库存模型。

本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掌握确定性库存模型,不允许缺货(), (), 允许缺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库存模型的建立其解法.

4)课堂教学学时

本单元需8学时,其中习题课2学时。

单元7:决策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熟悉多目标决策。

本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决策树的画法和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决策树的画法和计算。

4)课堂教学学时

本单元需6学时,其中习题课2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40学时,实验(或上机或综合练习)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1 具体教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运筹学引论

2


2

线性规划

12

讲授、讨论

3

运输问题与整数规划

8


4

动态规划

4


5

图与网络优化

8

讲授、讨论

6

存储论

6

讲授、讨论

4

决策论

6

讲授、

总学时

4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方式1:期末闭卷考试占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方式2: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占30%,考试时间120分钟。

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方式1/70%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图与网络优化,考试试卷

通过考试成绩评估学生能力(1-2)的达成度。考试试卷。

方式2/30%

作业、出勤、课堂表现

通过批改作业、课堂上讨论和观察等方式,记录和评估学生能力(1-2)的达成度.

目标2

方式1/70%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图与网络优化,考试试卷

通过考试成绩评估学生能力(1-2)的达成度。考试试卷。

方式2/30%

作业、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

通过批改作业、课堂上讨论和观察以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记录评估学生能力(1-2)的达成度。

4.1 平时成绩评定标准与依据

考核项目

指标与依据(按等级或分数段分为多列或多行描述)

A 非常好

A-

B 一般

C

D 很差

分值

平时1. 出勤

20

15

10

5

0

20

平时2. 作业

20

15

10

5

0

20

平时3. 课堂表现

20

15

10

5

0

20

平时4:随堂测试

20

15

10

5

0

20

平时5:实验报告

20

15

10

5

0

20

平时6:大作业

20

15

10

5

0

20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线性规划》(四)胡富昌主编,中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运筹学》(五)魏权龄主编,中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二)推荐参考资料

[1]《运筹学教程》(第二版),胡运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运筹学习题集》(第三版),胡运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工程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管理导论课程代码:EM1303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1.0

学时:18 (其中:理论学时:1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管理行业及学科的产生、发展过程,工程管理行业及学科的支撑平台、教学体系和发展态势,详细介绍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实践学习和工程管理行业市场准入等基本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专业对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应如何系统地学习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知识。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1

职业和行业知识:了解与本行业就业与从业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具体职业和行业知识:了解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支撑平台,国内外建筑业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与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市场准入制度,了解工程管理专业将来可能的就业方向与领域。

课程目标2

2.1环境认知能力: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评价工程影响,提出的建议。

本课程具体环境认知能力:具备在项目决策、实施、运营的三个阶段,清楚认知项目建设可能对自热、生态、人文、历史环境保护等带来的影响,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化,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2.2社会责任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本课程具体社会责任能力:具有遵守工程从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行业规范,承担工程建设对于社会发展,国家、社会、公众财产与生命安全的社会责任。

课程目标3

专业素养: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工程问题处理能力,具有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具体专业素养:具备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辩证地处理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遵循技术规律进行工程管理,工程实践中坚持一切用数据说话,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

1.知识

1.6了解与本行业就业与从业的相关知识

80%

2

课程目标2

2.能力

2.7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评价工程影响,提出的建议。

2.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80%

3

课程目标3

3.素养

3.6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工程问题处理能力,具有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工程管理历史沿革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工程管理的国内外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了解工程管理学科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我国古代典型工程管理系统思想,西方近现代工程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古代典型工程管理系统思想、西方近现代工程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与发展趋势。

4)课堂教学学时:2

单元2:工程管理内涵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工程管理的内容体系,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属性,了解工程管理行业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了解工程管理行业相关组织。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管理的内容体系、基本属性,工程管理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工程管理行业相关组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管理的内容体系、基本属性,工程管理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3:建设工程管理概述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我国建筑业、房地产业定义、内涵与发展历程,熟悉建设工程管理服务内容范畴。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业、房地产业定义、内涵与发展历程,建设工程管理服务内容范畴。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筑业、房地产业定义、内涵,建设工程管理服务内容范畴。

4)课堂教学学时:2

单元4:工程管理的支撑平台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工程管理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个支撑平台的内涵,及对工程建设管理的支撑体现。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管理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个支撑平台的内涵,及对工程建设管理的支撑体现。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技术平台的工程结构、材料、施工,管理平台的基本职能,经济平台的项目性价比分析、项目适用性、项目全寿命期经济性,法律平台的建设法律体系与立法现状。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5: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历史沿革,熟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安排,熟悉工程管理专业学习方法建议。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管理专业历史沿革,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安排,工程管理专业学习方法建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安排,工程管理专业学习方法建议。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6:工程管理市场准入与就业导向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工程管理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熟悉工程管理行业人才需求与就业导向。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管理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工程管理行业人才需求与就业导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管理行业市场准入制度。

4)课堂教学学时:2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3

课程目标3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8学时,其中:讲授18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1单元:工程管理历史沿革

2

讲授

2

2单元:工程管理内涵

4

讲授、讨论

3

3单元:建设工程管理概述

2

讲授、作业

4

4单元:工程管理的支撑平台

4

讲授、讨论

5

5单元: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4

讲授、作业

6

6单元:工程管理市场准入与就业导向

2

讲授

合计

18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以期末考试形式考核,如表4所示。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构成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期末考试100

课程目标1

3040

1)卷面成绩100分。主要考核工程管理知识体系的理解、工程管理基本素养与工程价值观。

2)对应课程目标1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等。

1

课程目标2

3040

3)对应课程目标2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述题等。

2

课程目标3

3040

4)对应课程目标3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综述题等。

3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管理概论》(第2版),任宏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工程管理概论》(第2版),成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301031301A

课程名称:管理学英文名称:Management

学时数:36 学分数:2.0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界定管理对象以及管理活动基本特征、分析管理方法论基础及其启示、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本课程以管理过程为主线,讨论管理的计划与决策、人事与组织、领导与激励、信息与控制以及维持与创新等基本职能。教学过程中努力引导同学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些管理现象,以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从宏观历史视野,理解管理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大的格局观。作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同学的跨学科思维与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在知识层面,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通过学习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理论发展史、中外管理理念的比较、管理与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为未来服务社会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在能力层面,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3. 在素质层面,本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与建筑施工实际紧密相关,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三、授课方法

1.老师讲解基本概念与理论;

2.案例讨论;本学期共有9个案例,全班分成9个组,每组9-10人,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案例分析;

3.课程小论文。观看《公司的力量》,教师布置2个思考题,每组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同学分别完成一个思考题。安排课堂发言,不超过20分钟,并简短讨论。

四、课程安排

9周,每周2次课,共4课时。




4 课程安排

内容

课时

案例讨论、访谈、观看/小论文

1讲导论

1 如何学习管理学

2 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原则

3 管理学的未来展望

2

作业1

阅读:(1)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华书局,1947年,2013年。(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49年,2011年。

问题:(1) 为什么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2)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能够相融吗?怎么做?

2讲管理思想与理论

1 中国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2 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思想

3 古典管理理论

4 行为科学的产生

5 现代管理主要流派

6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及其趋势

2

作业2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1集:公司!公司!

问题一:有人说,19世纪最大的发明不是电、电话、蒸汽机等,而是有限责任公司两权分离制度,为什么?

问题二:为什么二十世纪初,产生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管理学为什么能够在此时登上历史舞台?

2

作业3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2集:市场无限

问题一:为什么说工业革命的动力源于小作坊业主,而不是像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

问题二:30年来中国经济很快,不少企业也跻身世界五百强,但是,为什么中国企业管理和管理学对管理知识几乎没有贡献?

3讲环境研究

1 外部环境研究

1) PEST模型

2) 行业分析

2 内部环境分析(组织文化)

1) 组织文化的概念

2) 组织文化的层次

3) 组织文化的塑造

3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1)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2)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3)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4)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5) 企业的社会责任

2

作业4

案例一:易贝进入中国

问题:试分析环境因素对易贝进入中国的影响。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3集:猎富时代

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富兰克林的《穷人理查德年鉴》,以及后来的德国企业的兴起来看,为什么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指出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源,换言之,文化是发展的根源?

阅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从铁路大王范比尔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电气大王西门子身上,你认为何谓企业家?

4讲决策

1 决策的概念与类型

1) 决策的定义

2) 决策的类型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

2 决策的理论

1) 理性:古典决策理论(理性、最优解)

2) 有限理性

行为决策理论(有限理性、满意原则)

回溯决策理论(有限理性、直觉)

3) 直觉

3 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1) 决策的过程

2) 决策的影响因素

4 决策的方法

1)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

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波士顿矩阵)

3)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确定型、风险型、非确定型)

4

作业5

案例二:Taylor Swift

问题:请结合Taylor Swift案例材料,用战略分析工具SWOT方法,分析一下她的职业生涯规划。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4集:进步之痛

人类进步过程中的的关系。当欲是一头野马,没有理的约束时,社会将成为什么?当理决定我们一切时,我们每个失去自己的欲时,社会将成为什么?

为什么说从长远来看,我们要么一起上升,要么一起沉沦?请分析亨利·福特在191416日的日工作8小时和5美元日工资制的行为及其消费经济的思想。


5讲计划及其实施

1 计划的概念、性质与类型

2 计划的类型(计划的层次体系)

3 计划编制过程

4 目标管理与滚动计划法

4

作业6

案例三:神秘任务

问题:请结合上堂课头脑风暴法所做的练习……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5集:危机时刻

关于1929-1933年的“The   Great Depression”发生原因至今无定论,你能给出自己的思考和解释吗?

罗斯福总统也许给他提出的许多问题提供了错误的答案,但他无疑是美国近代历史上提出正确问题的总统。罗斯福总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假如你是中国主席,对当前情形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6讲组织设计

1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的概念和原则

2 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3 扁平化与金字塔式结构,优劣势

4 直线与参谋,定义与关系

5 集权与分权,定义、集权与分权的原因等

6 部门化标准与形式

7 横向协调设计

8 组织结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式、矩阵式

9 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战略、文化、技术、环境、规模、发展阶段等

4

作业7

案例四:松下与菲利浦

问题:请分别分析松下与菲利浦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优劣势,试讨论为什么它们在战略和结构调整中屡次失败。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6集:谁执之杖

从福特一世和西门子的所有者专权到斯隆的经理人革命,建立经理人负责的组织,再到上世纪60-70年代以及后来的安然事件所凸显的经理人管理问题,请讨论:如何有效地管理现代公司?

如果你是西门子或老福特,你会像他们那样至死控制着公司吗?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公司既基业长青又不断强壮?

阅读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

7讲人力资源管理

1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 选聘与培训

3 绩效评估与薪酬体系

2

作业8

案例五:Bob Marsh

问题:如果你是库伯制药的管理决策者,你会考虑回聘Bob   Marsh吗?

8讲组织变革

1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2 管理组织变革

2

刘洪,《组织复杂性管理》,商务印书馆,2011年。

9讲领导理论

1 管理与领导

1) 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

2) 领导的作用

2 领导权力的来源

3 领导理论

1) 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专权、民主、放任型)

2) 管理方格理论

3) 权变理论

4

作业9

案例六:教练Knight和教练K

问题:试分析他们的领导风格特点、产生原因、适用情境,以及如何评价他们的领导有效性。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7集:各领风骚

儒教是否可以与资本主义精神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制度和公司管理统一起来?

福泽渝吉、涩泽荣一对日本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说说他们的作用。你能举出一位近代中国类似的人物吗?

10讲激励理论

1 西方人性假设的发展

2 激励理论

1) 需要理论

2) 期望理论

3) 公平理论

4) 强化理论

3 激励理论的应用

2

作业10

案例七:汤姆、迪克和哈利

问题:你应该如何对这三位员工进行激励呢?请详细阐明理由。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8集:创新先锋

创新有两种,一种引领人类向上,一种诱惑人类堕落。请举例说明这两种创新。我们希望第一种创新不断产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上世纪日本与美国的产业竞争,可谓波澜壮阔。日本从追随到试图领先,又到20多年的低谷,一直没有走出美国的阴影之下。这给中国崛起有何借鉴意义?

11讲沟通

1 组织中的沟通

1) 沟通过程

2) 沟通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3) 非正式沟通在组织中的作用

2 沟通的障碍及克服

1) 沟通中的主要障碍

2) 如何克服障碍、提升沟通效果

3 冲突与谈判

1) 冲突的原因

2) 冲突的解决方式(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2

作业11

案例八:阿斯顿-布莱尔公司

问题:请问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最后这个局面?


录像公司的力量第9集:本土雄心

请查寻一些资料,请比较华为与小米在手机业务的经营策略,并做出你们的分析与评价。

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中国企业追赶或超越西方领先者,请你们分析机遇与威胁、优势与劣势。

12讲控制与创新

1. 控制的必要性、与决策、计划和其他职能之间的关系

2. 控制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3. 控制类型,只讲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4. 有效控制的要求:适时、适度、客观、弹性

5. 控制过程:确定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1. 作为管理职能的创新:

1) 创新及其作用: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创新的类型与特征

2)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组织变革);环境创新

3)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创新的过程;创新活动的组织

2

作业12

案例九:换将之痛

问题:如果你是韩总,会不会再给叶丽芸三个月时间?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科林斯,《从优秀到卓越》

阅读并写读书笔记

13讲课程小论文汇报、复习答疑

这学期同学阅读了很多书,也观看了10集《公司的力量》纪录片,并就10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思考,并写成小论文。我们将选择10篇小论文上台展示与汇报。

每组汇报控制在10分钟之内。

2

10个小论文汇报,每个问题选择一个汇报。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含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案例讨论等)占40%;期末考试占6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考核。

六、教材:

周三多、陈传明、刘子馨、贾良定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七、参考书目:(书目序号不表示重要性程度)

[1]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吉姆·科林斯等著,《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2

[3]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7

[4]朱江洪,《朱江洪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企业管理出版社,2017

[5]曹德旺,《心若菩提》,人民出版社,2014

[6]周鸿祎,《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信出版社,2014

[7]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华书局,1947年,2013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49

[9]詹姆斯沃麦克,丹尼尔琼斯,丹尼尔鲁斯著,《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书馆,1999

[10]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大公司面对突破性技术时引发的失败》,中信出版社2010

[11]·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2]大卫·尤费,《柔道战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纳西姆·塔勒布著,《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中信出版社,2014

[14]丹娜左哈尔,《量子领导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1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16]卡尔·波兰尼,《巨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7]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8]马修·斯图尔特,《管理咨询的神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EM2305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学分:2 学时: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观经济学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版本:2017.1.1

一、课程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被公司广泛的采用,并获得卓越的运营、提升收入和研发研发新产品和服务等收益,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为此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给其提供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将来在商业活动中评估、评价和应用新兴的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同时提高学生的抽象推理、系统思维、合作和实践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一门修选的基础性学科平台课程,在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应用型课程,它围绕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框架、技术应用和管理,以及信息价值、信息战略、系统实施等一一进行解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和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归纳总结能力、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具体分为知识、能力与素养三个层面:

1.知识层面: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关系、信息系统的类型、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利用信息系统获取竞争优势。了解ERP、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类型和商业价值。掌握系统开发的方法、方式和对系统开发进行管理相关知识。

2.能力层面:掌握分析信息系统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分析和进行系统构建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信息系统构建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分析企业和如利用信息系统改进管理和决策的能力水平,具备发现、分析、解决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3.素养层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彼此间进行团队项目合作、案例讨论等工作,进而提升其科学精神、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等层面的素养。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系统影响分析能力和系统构建能力、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国际视野素养三个层面的课程目标主要依据毕业要求进行设置,具体而言:

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的课程目标中,满足和支撑了培养目标中的具备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知识要求,本课程与该指标完全一致。

在掌握系统影响分析能力和系统构建能力课程目标中,满足和支撑了培养目标中的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商务智能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能力要求,本课程与该指标完全一致。

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的课程目标中,满足和支撑了培养目标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素养要求,本课程与该指标完全一致。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

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专业知识要求

具备经济、管理理论知识

100%

2

掌握分析信息系统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分析和进行系统构建的能力

专业能力要求

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商务智能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100%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

专业素养要求

职业素养

10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信息系统概述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信息系统对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掌握信息系统的内涵以及它的维度;了解信息系统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掌握业务流程内涵、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关系;了解信息系统为企业各层管理提供的服务;了解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与课程目标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相吻合。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节信息系统与当代商业

1.1.1信息系统如何改变企业

1.1.2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变化

1.1.3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1.1.4数字化企业的特点

1.1.5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内涵

1.2.1什么是信息系统

1.2.2信息系统的维度

1.2.3信息系统的业务视角

1.2.4互补性资产

第三节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

1.3.1技术方法

1.3.2行为方法

1.3.3社会技术系统

第四节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

1.4.1业务流程的概念

1.4.2信息系统如何完善业务流程

第五节信息系统的类型

1.5.1事务处理系统

1.5.2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1.5.3主管支持系统

第六节企业中的信息系统职能

1.6.1信息系统部门

1.6.2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系统对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信息系统的战略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关系。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2:信息系统、组织和战略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组织的特征;掌握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掌握波特竞争模型的内涵和分析方法;了解价值链、价值网络模型的内涵以及分析方法。与课程目标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课程目标2“进行系统构建的能力相吻合和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相吻合。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和信息系统

2.1.1组织的概念

2.1.2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信息系统对组织和企业的影响

2.2.1经济影响

2.2.2组织和行为影响

2.2.3互联网和组织

第三节利用信息系统获取竞争优势

2.3.1波特的竞争模型

2.3.2涉及竞争力的信息系统战略

2.3.3互联网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2.3.4企业的价值链模型

2.3.5协同作用、核心竞争力和基于网络的战略

第四节为竞争优势使用系统

2.4.1持续竞争优势

2.4.2IT和企业目标结合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波特竞争模型的内涵和分析方法;价值网络模型的分析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3: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系统开发的概念;了解系统开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掌握利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与课程目标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和课程目标2“掌握分析信息系统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分析相吻合。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节系统开发的概述

3.1.1系统开发的概念

3.1.2系统开发涉及人员的类型

3.1.3系统开发的方法

第二节系统开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2.1确定需求的困难

3.2.2需求的变化

3.2.3调度和预算编制困难

3.2.4日新月异的技术

3.2.5规模不经济

第三节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3.1阶段1:调查

3.3.2阶段2:分析

3.3.3阶段3:设计

3.3.4阶段4:实施

3.3.5阶段5:维护

第四节项目管理

3.4.1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3.4.2项目选择

3.4.3建立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

3.4.4管理项目风险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生命周期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单元4:企业信息系统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企业商务系统的功能;了解企业商务系统给企业提供的商业价值;掌握知识管理的类型;了解知识管理的商业价值;智能技术相关内容;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和商业价值;了解商务智能的类型和其商业价值;了解在会计、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生产和运营管理等业务职能中,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如何支持业务流程的。与课程目标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管理和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相吻合。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节企业商务系统

4.1.1跨职能的企业系统应用

4.1.2企业系统

4.1.3供应链管理系统

4.1.4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第二节管理知识

4.2.1知识管理前景

4.2.2企业级的知识管理系统

4.2.3知识工作系统;

4.2.4智能技术。

第三节增强决策能力

4.3.1决策和信息系统

4.3.2企业商务智能

4.3.3商务智能组成

第四节企业职能系统

4.4.1商务中的信息系统

4.4.2营销信息系统

4.4.3制造信息系统

4.4.4人力资源系统

4.4.5会计系统

4.4.6财务管理系统

4.4.7物流信息系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ERP、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和商业价值;信息系统对管理者的活动和觉得的作用;商务智能和商务分析对企业决策的作用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二)实验教学

实验项目1:系统分析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与课程目标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管理和系统构建的能力和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相吻合。

2)实验内容

进行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这些需要确定的结果包括:关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

实验具体内容:

1)选择题目:根据实验指导书给出的参考题目,结合自己专业特点选择适合专业特点和自己能够接触到的企业或组织,进行选题确定。

2)调研: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企业或部门进行调研。重点考察企业现有系统和业务流程情况。

3)系统分析,重点绘制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在对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逻辑模型的设计。重点完成业务流程图和梳理与流程图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ü

ü




2

掌握分析信息系统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分析和进行系统构建的能力

ü

ü


ü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课堂讨论与答辩2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信息系统概述

4

讲授、讨论

2

信息系统、组织和战略

4

讲授、讨论

3

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8

讲授、讨论

4

企业信息系统

8

讲授、讨论

5

系统分析(1)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6

实验、讨论

6

系统分析(2)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4

实验、讨论

7

课堂讨论与答辩

2

讲授、讨论、答辩

合计

36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本课程采取开卷考试,考试内容分为案例分析报告、课堂讨论和上机实验三部分。其中:

1)期末小组案例分析:要求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各个小组实际调查一个企业或企业网站,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对企业应用信息系统或网站现状进行评估,并就企业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系统或企业网站向经理提出建议方案。并将方案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演示。

2)课堂讨论。根据课程进度,任课教师课前下达讨论问题,由小组课外准备,课堂提交讨论稿和参与课堂讨论。

3)上机实验。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安排10个学时的上机实验,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本课程总成绩100分,其中案例分析报告占50%、课堂讨论占20%、上机实验占30%。主要依据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掌握的完整性、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案例分析及实验报告的创新性进行评价,如表4所示。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方式1/50%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期末小组案例分析/知识点完整性

方式2/20%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课堂讨论/知识点完整性与创新性

方式3/30%

系统建设与管理相关知识

上机实验/知识点创新性

目标2. 掌握分析信息系统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分析和进行系统构建的能力

方式1/50%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实验报告/期末小组案例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

方式2/20%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创新性

方式3/30%

系统建设与管理相关知识

实验报告/案例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

目标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

方式1/50%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

方式2/20%

团队对企业案例分析的知识创造

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

方式3/30%

系统建设与管理相关知识

实验报告/案例分析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肯尼思.C.劳顿,《管理信息系统》(第1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二)推荐参考资料

[1]戴维. M.克伦克,《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袁红清,《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课程代码:EM3306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

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28 实践学时:8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制图基础课程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测量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一门应用科学,目的是为人们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服务。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工程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有关工程测量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几何、制图等方面的知识理解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等工程测量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相关计算。

2. 课程目标2:能够应用现代测量仪器解决建设工程中遇到的测量问题,能够利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NSS等常规测量仪器完成地形图测绘、高程测设、角度测设、距离和坐标测设等基本测量工作,能够利用GNSS和全站仪进行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工作。

3. 课程目标3:了解现代测量仪器(测量机器人、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仪等)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土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对利用现代测量仪器解决变形测量、面积量算、土方量计算等土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程度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单元1:绪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工程测量研究的对象以及它的基本任务;了解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与测量坐标系;掌握测量常用计算单位与换算。

2)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测量的任务、测量坐标系以及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单元2:水准测量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及水准仪的使用;掌握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水准测量的实施和检核;掌握高差闭合差的计算、调整,掌握高程计算,掌握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了解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减方法;了解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以及自动安平水准。

2)教学重点和难点: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水准测量的原理以及水准测量的内业和外业;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并有实验教学

4)课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4学时

单元3:角度测量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原理;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测回法、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了解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掌握竖直度盘的构造特点和指标差,掌握竖直角的观测和计算方法;掌握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了解角度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2)教学重点和难点: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步骤;竖直度盘的构造特点和指标差;竖直角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并有实验教学

4)课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4学时

单元4:距离丈量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了解视距测量;掌握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和红外光电测距仪的使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红外光电测距仪的使用。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单元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了解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特性;掌握评定精度的标准,掌握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的概忥以及误差传播定律;了解等精度和不等精度独立观测量的最可靠值与精度评定。

2)教学重点和难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的概忥以及误差传播定律。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单元6:控制测量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直线定向的概念和方位角的推算;了解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掌握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以及外业测量、内业计算的方法;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了解GNSSGNSS定位的基本原理;了解GNSS的测量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控制测量的概念;方位角的概念和推算;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以及外业测量、内业计算的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

单元7:地形图测绘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单元8:地形图的应用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了解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土方量的计算。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单元9:施工测量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特点。

2)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施工定位、轴线投测、标高传递的测量方法以及常用构件的放线方法;熟悉沉降观测内外业方法和竣工总图的测绘方法。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单元10:现代测量仪器简介

1)目的和要求:了解全站仪及各种精密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测量原理与使用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全站仪及精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为主,多媒体授课

4)课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并有课后作业和课外答疑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下表所示。

1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单元1 测量学基本知识

2

讲授

2

单元2 水准测量

8

讲授、实验

3

单元3 角度测量

8

讲授、实验

4

单元4 距离丈量

2

讲授

5

单元5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

讲授

6

单元6 控制测量

6

讲授

7

单元7 地形图测绘

2

讲授

8

单元8 地形图应用

2

讲授

9

单元9 施工测量

2

讲授

10

单元10 现代测量仪器简介

2

讲授

合计

36


五、课程的考核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在线课程学习和测试,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环节。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权重分别为40%60%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一)先修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等。学生需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如微积分、数理统计、几何投影等。这些内容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二)后续课

本课程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其它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等课程。

七、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测量》,刘茂华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土木工程测量》(第四版),覃辉、伍鑫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2]《土木工程测量》,王国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测量学》(第二版),杨松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课程代码:EM3307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2.5 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1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材料力学、概率论等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材料》是工科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建立土木

工程材料基本知识体系、选用材料与评价材料能力和土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又是一门应用技术。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环节,培养学生获得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掌握土木工程常用材料的品种、技术性能、技术标准与检验方法,了解材料组成结构与技术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在获得材料知识的同时,建立与材料应用相关的工程概念,了解土木工程中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支撑毕业要求中的相应指标点。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特征等;明晰各种材料与土木工程的关系;掌握影响土木工程材料正常使用的各类因素;掌握材料在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课程目标2:掌握针对工程特点合理选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原则;了解工程应用中各类前沿热点材料及技术,并适当的将其应用在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研究或者建筑设计选材内容中。

课程目标3:能够通过文献研究,掌握选定种类的土木工程材料研究进展和现有技术基础,并应用现代工程仪器进行土木工程材料的测试;培养材料在工程应用中达到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要求的试验研究能力;通过分析研究能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数据做出正确的合理性判断,初步掌握工程应用中材料及相关结构出现劣化损伤的预防整治分析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结构等基本原理,识别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2.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表达。

2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3 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能够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80%

3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4研究

4.1 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实验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实验装置和设备的调试、操作,并能够运用安全、科学的方法展开实验。

90%

4.2 能够制定土木工程的材料、构件、结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4.3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绪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概念,熟悉其分类和发展趋势,了解其在社会发展及土木工程中的作用地位,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施工的关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与土木工程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和规范类别;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土木工程材料的学习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无。

4)课堂教学学时:1学时。

单元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水有关的性质、力学性质、热工性质、耐久性质及其这些性质的评价指标,支撑课程目标1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组成与结构

知识点:密度、孔隙率、亲水憎水性、吸湿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等概念与区别,材料强度、比强度、弹塑性等力学性质概念,耐久性的环境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材料基本性质的概念含义、公式表达,各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材料基本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2:气硬性胶凝材料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常用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和石膏的特性、技术性质要求和应用。支撑课程目标13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石灰的生产、熟化、硬化,主要技术性质及用途;石膏的生产、凝结硬化、主要技术性质及用途。

知识点: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石灰、建筑石膏、水玻璃的化学成分,石灰的熟化与陈伏、硬化原理与碳化,石灰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与应用,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与应用,水玻璃的模数。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石灰和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凝结硬化原理、技术性质及应用,过火石灰的工程危害和预防方法。

难点:石灰、建筑石膏、水玻璃的生产工艺对其技术性能的影响,化学成分与性能

4)课堂教学学时

2学时。

单元3:水泥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硅酸盐类六大常用水泥的组成、特性、质量标准及适用范围,通过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掌握近而了解其它品种水泥的性能,能够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合理选择水泥。支撑课程目标13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硅酸盐水泥的生产、矿物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技术性质、腐蚀与防止、特性与应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及其相关内容;其它品种水泥。

知识点: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水化产物,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硅酸盐水泥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水化热、碱含量等技术性质指标与评定,水泥石的腐蚀原因与防止,混合材料的种类与功用,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与选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和检测方法,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工程选用。

难点:水泥凝结硬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4:混凝土及砂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熟悉砂石材料等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性质;掌握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试验方法。掌握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即工作性、力学性质和耐久性;重点掌握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控制指标;重点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试验方法。掌握建筑砂浆的和易性概念,其和易性优劣对砌体和结构的影响,常用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支撑课程目标13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混凝土的分类与性能特点、混凝土组成材料及质量要求、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质量检验和评定、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其它混凝土简介、砂浆。

知识点:混凝土性能特点,骨料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强度等级,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混凝土养护、变形、碳化、碱骨料反应,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轻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砌筑砂浆、抹面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要求,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提高混凝土性能的主要措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与方法,常用外加剂的种类与效能,混凝土的质量波动规律及检验评定,砂浆与混凝土的区别。

难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与方法,外加剂的效能与作用机理。

4)课堂教学学时:14学时。

单元5:钢材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钢材分类,熟悉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冷热加工性能;掌握土木工程中钢材的品种和选用。支撑课程目标13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钢的冶炼与分类、主要技术性质、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土木工程用钢的技术标准与选用、防锈与防火。

知识点:钢的冶炼与分类,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伸长率、冲击韧性、耐疲劳性、硬度、冷弯、焊接、冷加工与时效处理等钢材力学与工艺性能的概念及评价,钢中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用钢、钢结构用钢的技术标准和选用,钢材的防锈与防火措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钢材力学与工艺性能的评价,低碳钢的强度概念及其工程意义,钢中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用钢的主要技术标准及选用原则,钢材的锈蚀与防止。

难点:钢材拉伸性能及演变过程。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6:砌筑材料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砌筑材料特点及发展趋势。熟悉砌墙砖的种类和应用,掌握砌块和石材的种类和应用。支撑课程目标13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烧结砖和非烧结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石材。

知识点:砖的种类,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能要求和优缺点,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的技术性能要求、特点和应用,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炉渣砖的主要技术性能及选用,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特点与用途,石材的种类及选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烧结砖、非烧结砖的技术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工程最常用砖和砌块的区别与技术标准。

难点:各种砖和砌块的生产原理和性能特点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7:木材料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木材的主要种类、力学性能和应用。了解木材构造,熟悉木材中水分种类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纤维饱和点、平衡含水率,湿胀干缩等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木材的用途。支撑课程目标13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木材的分类与构造、性质和用途、木材的防护。

知识点:木材的构造,木材中的水分种类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纤维饱和点,平衡含水率,湿胀干缩,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木材的用途,人造板材的种类、性能特点及用途,木材的腐蚀机理与防腐措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木材的构造,主要性质与用途。

难点:木材微观构造与性能的关系,木材的腐蚀原因。

4)课堂教学学时:1学时。

单元8: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测试方法,了解沥青的改性、主要沥青制品及其用途,掌握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和组成结构类型特点熟悉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马歇尔试验。支撑课程目标13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主要技术性质、技术标准与选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要求与选用、技术性质、技术性能指标、配合比设计。

知识点: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特点,沥青的粘滞性、塑性、温度敏感性和大气稳定性表征与测定方法,常用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与选用,改性沥青的种类与用途,沥青混合料种类及其对组成材料的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水稳定性、抗滑性、施工和易性及其技术指标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与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石油沥青组分、结构与技术性质的关系,建筑石油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与应用,常用改性沥青的用途,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性能指标与配合比设计步骤。

难点:石油沥青组分、结构对技术性质的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理和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

4学时。

单元9:其他工程材料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种类、特征和应用;熟悉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的的常用品种和特点。支撑课程目标1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内容:合成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

知识点:合成高分子材料结构类型及性能特点,塑料的组成、常用塑料品种及性能,胶粘剂的组成、常用品种及性能,防水材料的种类、主要品种、性能特点及选用,声学材料的类别、吸声隔声原理、性能及表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的种类、组成、性能特点及选用。

难点:合成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的组成及功能机理。

4)课堂教学学时:1学时。

(二)实验教学

实验项目1:砂石材料的基本性能。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密度测定方法;掌握筛分试验及评定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3

2)实验内容

密度:测定砂石料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筛分析:进行碎石及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3)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项目2:水泥基本性能及胶砂试验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水泥细度测定方法;掌握水泥胶砂试件制作、养护与强度测定方法;掌握水泥强度等级评定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3

2)实验内容

水泥基本性能:硅酸盐类水泥,测定其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等指标。

胶砂试验:采用ISO法成型胶砂试件(三联试模两组),并测定其3d28d抗压及抗折强度。

3)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项目3:混凝土试件成型及强度测试。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混凝土的配制与养护、坍落度测定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3

2)实验内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设计某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成型试件: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块的制备工作,同时测定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并综合评定拌合物的和易性。

强度测定:拆模后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并测定其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

3)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项目4:沥青材料基本性能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的测定方法。支撑课程目标13

2)实验内容

针入度测定:测定规定荷载下,沥青在温度分别为152530下的针入度。

延度测定:规定温度下,沥青试样断裂时的延度值。

3)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项目5:钢筋拉伸试验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拉伸试验的测定方法,理解应力应变曲线各段的意义。支撑课程目标13

2)实验内容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测试及计算:拉伸试验过程中记录屈服点和最大力的拉力值,根据钢筋的直径进行强度换算;测试和计算伸长率值。

3)实验学时:2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1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特征等;明晰各种材料与土木工程的关系;掌握影响土木工程材料正常使用的各类因素;掌握材料在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ü

ü

ü

ü

2

掌握针对工程特点合理选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原则;了解工程应用中各类前沿热点材料及技术,并适当的将其应用在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研究或者建筑设计选材内容中。

ü


ü


3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掌握选定种类的土木工程材料研究进展和现有技术基础,并应用现代工程仪器进行土木工程材料的测试;培养材料在工程应用中达到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要求的试验研究能力;通过分析研究能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数据做出正确的合理性判断,初步掌握工程应用中材料及相关结构出现劣化损伤的预防整治分析方法,同时检验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ü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含习题及讨论),实验(或上机或综合练习)12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绪论;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水有关的性质、力学性质、热工性质、耐久性质

4

讲授、

习题

2

混凝土用砂石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

2

实验

3

石灰的生产、熟化、硬化,主要技术性质及用途;石膏的生产、凝结硬化、主要技术性质及用途。

2

讲授、

习题

4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矿物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技术性质、腐蚀与防止、特性与应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及其相关内容。

6

讲授、

讨论

5

测定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及胶砂强度

2

实验

6

混凝土的分类与性能特点、混凝土组成材料及质量要求、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质量检验和评定、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其它混凝土简介、砂浆。

14

讲授、

讨论

7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型试件并进行拌合物性能试验和强度测定。

4

实验

8

钢的冶炼与分类、主要技术性质、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土木工程用钢的技术标准与选用、防锈与防火。

2

讲授

9

建筑钢筋的拉伸性能测试

2

实验

10

烧结砖和非烧结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石材。

2

讲授

11

木材的分类与构造、性质和用途、木材的防护。

1

讲授

12

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主要技术性质、技术标准与选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要求与选用、技术性质、技术性能指标、配合比设计

4

讲授、

习题

13

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能指标测试

2

实验

14

合成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的选材和基本性能特点。

1

讲授

合计

4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否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为课程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成绩为试验态度,操作水平,试验报告册的完成情况等的综合评价,分别占总评成绩的75%25%。考核细则见表4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构成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理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5%

试卷考试

100

1)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75%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2)主要考核材料基本性质、石灰和石膏、水泥、混凝土、砂浆、常用砌筑材料、钢材、木材、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内容。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问)答题、计算题等。

主要考核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工程实际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试验成绩

占总评成绩的25%

报告册完成及操作能力等

100

考核学生对理论学习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检验学生是否熟悉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是否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独立进行质量检定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并考查应用所学知识、使用现代工具、个人和团队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评价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23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土木工程材料》,白宪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土木工程材料》,葛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土木工程材料》,苏达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等,这些课程是本课程的基础理论课。另外,本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如路基路面工程、建筑施工等。



 

《工程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I)课程代码:EM3245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

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力学研究物体平衡、运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课程涉及广泛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素养。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一是掌握基础力学知识,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二是运用力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三是通过课程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能够对一般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图的绘制;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原理、平衡方程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静力平衡方程计算工程结构的约束力。

课程目标2:掌握拉压、剪切和弯曲等基本变形的概念和内力计算,能够根据内力计算方法判断工程结构的危险截面,对工程结构进行承载力分析和计算。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2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1.2~1.3 能够运用工程力学科学知识建立工程问题数学或力学模型,并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和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合理的工程解释。

80%

2

课程目标12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2.3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结构等基本原理,识别、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8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绪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工程力学课程性质、内容、任务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构件与结构定义;结构的分类;力学模型;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2:静力学基础

1)教学目标和要求:介绍力、力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以及静力学公理,阐述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和约束力的分析;着重介绍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5个公理和2个推论;工程中常见的4大类约束类型;受力图的绘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受力图绘制。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3:平面力系

1)教学目标和要求:本章为静力学重点。详述平面力系和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系简化理论,合力矩定理,主矢与主矩概念,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力、力偶、力矩回顾;力系和力偶系的合成原理与平衡条件;平面任意力系简化与结果分析;物体系的平衡

3)教学重点和难点:求解平衡问题的方法步骤、灵活求解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单元4:空间力系

1)教学目标和要求:回顾平面力、力偶、力矩,掌握空间力、力矩、力偶概念,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回顾平面会交力系和力偶系,掌握空间汇交力系和空间力偶系,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空间力对点的力矩、力偶;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计算力在空间轴上的投影及力对轴的矩;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的建立。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5:材料力学基本假设及杆件内力

1)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材料力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理解并牢记三个基本假设;理解内力的概念及分析方法;掌握拉压杆和梁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作法。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构件承载能力,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小变形,杆件几何特征,基本变形

3)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6:拉伸、压缩和剪切

1)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应力、变形、应变等基本概念;掌握拉压杆的强度与变形计算;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轴力和应力计算,强度计算,变形计算及胡克定律,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及力学性能,应力集中与材料疲劳,静定与超静定

3)教学重点和难点: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变形与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4)课堂教学学时:12学时。

单元7:扭转

1)教学目标和要求:能够叙述扭转的受力特征和变形特征;能够计算扭转杆件的内力;能够对受扭圆轴进行强度分析和刚度分析。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扭矩的计算,扭矩图的绘制,扭转强度计算,扭转刚度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扭转构件横截面的应力;扭转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随堂测试

课外答疑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第一章绪论

2

讲授、讨论

2

第二章静力学基础

6

讲授、习题

3

第三章平面力系

8

讲授、习题

4

第四章空间力系

2

讲授、习题

5

第五章材料力学基本假设及杆件内力

2

讲授、习题

6

第六章拉伸、压缩和剪切

12

讲授、习题

7

第七章扭转

4

讲授、习题

合计

36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阶段考试环节,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环节。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表4所示。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构成

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1

阶段考试

100

1)结合教学进度安排1次或2次阶段考试或随堂测验,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阶段考试、随堂测验成绩以百分计,乘以其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平时总评成绩。

12

期末考试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2

课程目标1

6070

1)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α计入课程总评成绩。主要考核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2)对应课程目标1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计算题等。

1

课程目标2

3040

3)对应课程目标2的考试题型为:作图题、计算题等。

2

注:α12=1,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自的目标分值均按100分设置。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力学》(第2版),原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二)推荐参考资料

[1]《理论力学》(第6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材料力学》(第1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课程代码:EM3425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

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30 实践学时: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力学研究物体平衡、运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课程涉及广泛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素养。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一是掌握基础力学知识,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二是运用力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三是通过课程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1:对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等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可以进行材料力学的基本实验。

课程目标2:掌握弯曲、应力、应力状态、变形、位移、应变、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概念,并能正确应用各种基本公式,能够对工程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校核。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

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2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1.2~1.3 能够运用工程力学科学知识建立工程问题数学或力学模型,并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和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合理的工程解释。

90%

2

课程目标12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2.3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结构等基本原理,识别、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弯曲

1)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等直梁平面弯曲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能够解决梁的强度、刚度计算问题;能够分析梁的合理截面;能够求解简单的超静定梁。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平面弯曲概念;梁界面上应力及强度条件;梁弯曲变形及刚度条件;提高梁抗弯能力的措施;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梁的合理截面。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单元2:应力状态分析

1)教学目标和要求:能够描述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计算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三个主应力,能够描述空间胡克定律。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平面及三向应力状态分析;空间胡克定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空间胡克定律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3:强度理论、组合变形

1)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组合变形时构件的应力分析及强度计算问题;掌握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问题。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强度理论;拉伸与弯曲以及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

3)教学重点和难点:弯扭组合的强度计算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4:压杆稳定

1)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细长压杆的稳定、临界力和临界应力的概念、细长压杆稳定的校核方法以及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压杆稳定概念,临界应力,柔度,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3)教学重点和难点:临界力计算公式;稳定计算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5:静定结构内力、位移计算

1)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会分析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几何构造分析的几个概念,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静定多跨梁的内力,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静定平面桁架内力,组合结构内力,理解虚功原理,会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掌握图乘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梁、刚架内力图的绘制;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合理轴线;桁架的结点法、截面法及联合法求解内力,图乘法计算位移。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6:超静定结构内力、位移计算

1)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力法的原理,会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本单元支撑课程目标2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静定刚架和排架受力,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3)教学重点和难点: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二)实验教学

实验项目1:拉压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实验设备、观察低碳钢及铸铁受拉伸或压缩直至破坏的过程、测定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与铸铁(脆性材料)拉伸时的机械性质。该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

2)实验内容: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3)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项目2:扭转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剪切强度极限及单位扭转角,同时测定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及单位扭转角,观察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在受扭转力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破坏特征,分析其原因。该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

2)实验内容: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

3)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项目3:弯曲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测定钢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并与理论值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了解电测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该知识单元支撑课程目标1

2)实验内容:钢梁弯曲实验

3)实验学时:2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随堂测试

课外答疑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习题30学时,实践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实验一:拉压

2

实验

2

第一章弯曲

8

讲授、习题

3

实验二:扭转

2

实验

4

第二章应力状态分析

4

讲授、习题

5

实验三:弯曲

2

实验

6

第三章强度理论、组合变形

6

讲授、习题

7

第四章压杆稳定

4

讲授、习题

8

第五章静定结构计算

4

讲授、习题

9

第六章超静定结构计算

4

讲授、习题

合计

36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实验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平时考核包括阶段考试环节、随堂测验,实验考核包括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考核环节,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环节。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为10%10%80%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

构成及比例

考核

环节

目标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1

阶段

考试

100

结合教学进度安排1次或2次阶段考试或随堂测验,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阶段考试、随堂测验成绩以百分计,乘以其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平时总评成绩。

12

实验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2

课程目标1

100

考核实验上课出勤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情况等。

1

期末考试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3

课程目标2

100

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α计入课程总评成绩,主要考核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对应课程目标1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计算题等。

2

注:α123=1,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自的目标分值均按100分设置。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力学》(第2版),原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二)推荐参考资料

[1]《理论力学》(第6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材料力学》(第1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代码:EM4310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学分:3.5

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工程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在先修了基础理论课以及工程力学、工程材料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基本设计原则及混凝土结构各种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在校继续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毕业后相关知识应用提供知识储备。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构件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受力机理、破坏模式、影响因素等;影响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各类因素;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对于不同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

课程目标2:能够通过文献或资料研究,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复杂受力状态的机理分析及受力模型建立;

课程目标3: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各种内力作用下的截面受力模型,对于复杂的土木工程问题,具备材料选择、截面确定、配筋设计等的实践应用能力;并能通过工程语言正确表达设计意图;了解梁板结构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掌握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结构构造设计,熟练绘制施工图;

课程目标4: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设计等对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234

1、工程知识

1.3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和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合理的工程解释。

80%

2

课程目标1234

2、问题分析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结构等基本原理,识别工程管理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2.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90%

3

课程目标1234

3、设计

3.1掌握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能够根据实际工程背景及条件完成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或施工方案。

90%

4

课程目标1234

4、研究

4.1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相关实验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实验装置和设备的调试、操作,并能够运用安全、科学的方法展开实验;

4.2能够制定土木工程的材料、构件、结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4.3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绪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概况;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理解配筋的作用与要求;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注意事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混凝土结构的概念,配筋的作用与要求,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的条件。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2: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熟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相互间的关系,掌握单轴向

受压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及其数学模型,熟悉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的概念,了解重复荷载下混凝土的疲劳性能以及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的概念,熟悉混凝土徐变、收缩与膨胀的概念;熟悉钢筋的种类和级别,掌握钢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特性及其数学模型,了解钢筋的冷加工性能、重复荷载下钢筋的疲劳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掌握粘结的定义、粘结力的组成、粘结强度等概念,掌握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熟悉钢筋的种类和级别,掌握钢筋的强度和变形,熟练掌握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的力学模型,了解钢筋的疲劳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了解混凝土的组成结构,掌握单轴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熟悉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掌握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掌握粘结的定义、粘结力的组成、粘结强度等概念,熟悉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掌握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单轴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变形,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3: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可靠性原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工程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上的作用、对结构的功能要求、设计基准期、两类极限状态等;了解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熟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熟悉工程结构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掌握荷载标准值、设计值,材料强度标准值、设计值的取值及其意义;熟悉结构可靠度、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的概念,掌握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的概念,熟悉其极限状态方程;掌握分项系数的概念,熟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了解工程建设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和程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结构极限状态的概念,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实用设计表达式。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4: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形态、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主要构造要求;了解螺旋箍筋柱的原理与应用;掌握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形态、正截面受拉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配筋的主要构造要求。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熟悉轴心受拉及轴心受压构件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掌握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熟练掌握轴心受压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熟悉轴心受压螺旋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

轴心受拉与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过程,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螺旋式箍筋的作用机理。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5: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熟练掌握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概念,包括截面上应力与应变的分布、破坏形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百分率对破坏形态的影响、三个工作阶段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等;

掌握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及其在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熟练掌握单筋、双筋矩形与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配置纵向受拉钢筋的主要构造要求。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熟悉受弯构件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熟悉截面形式与尺寸、材料选择与一般构造;掌握矩形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试验方法、测试手段、仪表的识读。熟悉受弯构件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适筋梁三个工作阶段的受力特征、平均应变平截面假定的验证;了解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的测定方法、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合力及其作用点、等效矩形应力图、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及界限配筋率、最小配筋率;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熟练掌握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掌握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两类问题,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系数与计算方法;掌握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及其计算方法;掌握两类T形截面的判别及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概念,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及其在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单筋、双筋矩形与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主要构造要求。

4)课堂教学学时:10学时

单元6: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熟悉无腹筋梁斜裂缝出现前后的应力状态;掌握剪跨比的概念、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的三种破坏形态以及腹筋对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的影响;熟练掌握矩形、T形和I字形等截面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及限制条件;掌握受弯构件钢筋的布置、梁内纵筋的弯起、截断及锚固等构造要求。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力的基本概念,熟悉腹剪裂缝、弯剪裂缝与剪跨比的概念,掌握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掌握矩形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试验方法、测试手段、仪表的识读;了解无腹筋受弯构件裂缝的出现和发展过程;熟悉斜拉破坏、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的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掌握斜截面极限承载力的测定方法;了解解释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的三种主要模型,熟悉其受力及破坏分析方法;掌握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其适用范围;掌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步骤;掌握保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构造措施;熟悉梁、板内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要求;掌握受弯构件设计计算的整个过程和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的三种主要模型,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7: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熟练掌握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两种破坏形态的特征及其正截面上应力的计算简图;掌握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的原理;熟练掌握对称配筋矩形与I字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纵向钢筋与箍筋的主要构造要求;掌握Nu—Mu相关曲线的概念及其应用;熟悉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熟悉偏心受压构件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掌握偏心受压短柱的破坏形态,熟悉长柱的正截面受压破坏;偏心受压构件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界限;掌握大、小偏心受压破坏形态的界限及其区分判别方法;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熟练掌握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能进行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掌握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相关曲线的特点和应用;了解轴向压力对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及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熟悉偏心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包括其截面形式和尺寸、材料强度、纵筋和箍筋等方面。

3)教学重点和难点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大、小偏心受压的破坏形态与判别,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课堂教学学时:12学时

单元8偏心受拉、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偏心受拉、受扭构件的受力全过程、两种破坏形态的特征以及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配筋的主要构造要求;了解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了解偏心受拉、受扭构件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了解偏心受拉及受扭构件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单元9:混凝土梁板结构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梁板结构布置的一般方法及其构造要求,计算简图的取用,换算荷载的计算,活载最不利布置及内力包络图的绘制;深入理解塑性铰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及塑性理论(如弯矩调幅法)的设计方法,双向板按塑性理论(如塑性铰线法)的设计方法;了解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分析方法,楼梯、雨篷等常用部件的计算与构造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向板及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塑性铰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定义,了解楼盖的结构类型;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本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深入理解超静定结构塑性较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及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计算;本节要求学生掌握双向板肋梁楼盖的受力特点及其内力计算、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楼梯和雨篷计算与构造要求。

复习与作业要求:掌握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定义,深刻理解连续梁内力包络图、折算荷载、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内力按弹性理论及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掌握双向板肋梁楼盖内力按弹性理论及塑性理论的近似计算方法。

考核知识点: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定义,内力包络图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法,无梁楼盖的结构组成与受力特点,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的结构组成与计算特点,楼梯和雨篷计算与构造。

单元10:混凝土构件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第工作阶段中的基本品性,包括截面上与截面间的应力分布、裂缝开展的原理与过程、截面曲率的变化等以及影响这些品性的主要因素;掌握裂缝宽度、截面受弯刚度的定义与计算原理以及裂缝宽度与构件挠度的验算方法;熟悉截面延性的定义及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截面延性的计算原理;熟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的碳化、钢筋的锈蚀以及耐久性设计的一般概念。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熟悉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一般内容;掌握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开展、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最大裂缝宽度及其验算;掌握受弯构件的截面弯曲刚度、短期刚度、最小刚度原则等概念,并掌握其挠度计算;熟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耐久性设计的一般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混凝土构件在工作阶段中的基本性能,裂缝宽度、截面受弯刚度的定义与计算原理以及裂缝宽度与构件挠度的验算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1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熟练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各项预应力损失值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熟练掌握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设计计算方法和主要构造要求;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设计计算方法和主要构造要求;了解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材料的基本要求;了解预应力锚具的种类及孔道成型方法;掌握各项预应力损失值的意义、计算方法及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熟练掌握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和设计计算方法;熟悉预应力受弯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和设计计算方法;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有关构造要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各项预应力损失值的意义和计算,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轴心受拉及受弯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

4)课堂教学学时:10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随堂测试

课外答疑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ü

ü

3

课程目标3

ü

ü

ü


ü

ü

4

课程目标4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授60学时,实验(或上机或综合练习)4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绪论

2

讲授

2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4

讲授

3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可靠性原理

4

讲授

4

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

讲授、习题

5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4

讲授、习题

6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6

讲授、习题

7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2

讲授、习题

8

偏心受拉、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2

讲授、习题

9

混凝土梁板结构

4

讲授、习题

10

混凝土构件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4

讲授、习题

1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10

讲授、习题

合计

64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

课程的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课后作业、项目研究(大作业)两个环节,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环节。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权重分别为20%80%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构成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

作业

50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123

项目研究(大作业)

50

考查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和先进工具分析和评价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师根据选题、设计文稿、程序、报告和答辩情况评分,满分为2040分,按学生的实际得分计入平时成绩。

234

期末考试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

课程目标1

60

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α计入课程总评成绩。主要考核混凝土结构材料、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各类受力状态下的截面状态、破坏模式、设计方法、设计构造要求等内容。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其中,建议对应课程目标1的试题和对应课程目标3的试题分别占6070%3040%

1

课程目标3

40

3

注:α12=1,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自的目标分值均按100分设置。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一)先修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结构力学中的静定部分等。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荷载统计取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二)后续课

本课程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其它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工程等课程。

七、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王录民,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

(二)推荐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国家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梁兴文、史庆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混凝土结构上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5),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程文瀼、王铁成、颜德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沈蒲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版),舒士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混凝土结构设计(第6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代码:EM4311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5

学时:46(其中:理论学时:4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主要研究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与建筑的建造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熟悉建筑设计与建筑建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以利于相关专业之间的沟通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应用。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过程及设计各阶段图纸的内容,掌握大量性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支撑毕业要求中的相应指标点。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熟悉和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过程及设计各阶段图纸的内容,掌握大量性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

课程目标2:掌握建筑主要构造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并掌握各个构造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

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

接收、发现和识别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基础问题,并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表达。

90%

2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3

解决方案

能够解决工程项目中各类技术问题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建筑设计概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程序、建筑的分类、建筑的分级等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分类、分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建筑设计程序、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2:建筑平面设计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掌握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单个建筑空间的设计及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筑平面图所表达的建筑空间构成以及围合空间的垂直构件间的相关关系;确定

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功能分析图的应用和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一般方法及原则。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3:建筑剖面设计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影响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因素及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和空间的利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与基地资料绝对标高系统之间的换算方法;影响建筑物层高的各种因素;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和空间的利用。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4: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及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了解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初步了解立面处理的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建筑体型的组合、建筑立面的设计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立面处理的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5: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建筑构造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建筑模数等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建筑模数协调教学

3)重点和难点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4)课堂教学学时:1学时。

单元6:墙体构造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墙体的类型、设计要求、常用材料的性能、结构布置方案等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墙体构造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砌筑墙构造、隔墙构造、幕墙、墙面装饰,外墙的防水构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框架结构体系建筑梁柱与混合结构体系建筑圈梁、构造柱的区别、外墙及两侧地面标高不同处内墙的防潮做法的区别、令各类轻隔墙不承重的构造要领。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7:楼板层与地坪层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楼地层的基本组成、设计要求、常用材料的性能、楼板的类型、结构布置方案等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楼地层构造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钢筋混凝土楼板、地坪层构造、阳台及雨蓬。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和楼板的结构布置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8:楼梯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楼梯的组成、形式及尺度要求;掌握常用楼梯的设计方法;了解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坡道设计的知识。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室外台阶与坡道,电梯与自动扶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跑平行楼梯的平、剖面设计及细部构造设计

难点:平台梁与相邻梯段、平台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确定;整体现浇式的楼梯与小构件装配式的楼梯在平台口处不同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楼梯设计的影响;楼梯平、剖面表达的一致性;楼梯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9:屋顶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屋顶的组成、形式及设计要求;掌握常用屋顶防水、保温、隔热的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屋盖的形式及设计要求,屋盖的排水,卷材及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屋盖的保温和隔热,瓦屋面,吊顶棚的构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屋顶的排水组织设计及防水、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难点: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屋面多道防水构造做法的选择及组合顺序;屋面檐口部位的防水处理;建筑保温及隔热机理和做法的区别;水汽对防水保温构造的影响;保温与多道防水构造层次的安排。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10:门窗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门窗的类型、开启放式、尺度、及构造;掌握门窗的选用及安装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门窗的形式与尺度、木门构造、铝合金及彩板门窗、塑料门窗,门窗的隔热。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门窗的构造原理及安装方法。

难点:金属及塑料门窗构造。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11:基础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基础的类型、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掌握常用刚性基础的构造及基础沉降缝的处理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基础的类型、常用刚性基础构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基础的类型及选用;确定基础埋深的原则;常用基础构造。

难点: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的区别;基础沉降缝构造。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12:变形缝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作用、设置原则、构造要求和构造做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变形缝设置的因素、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难点: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变形缝的设置处理方法、基础沉降缝构造。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13:工业建筑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及设计要求,熟悉单层工业厂房的设计方法,了解多层工业厂房的设计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单层:多层工业厂房的设计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建筑设计要求,厂房建筑参数的统一化与定位轴线,单层厂房平面设计,单层厂房剖面设计,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难点:厂房建筑参数的统一化与定位轴线,单层厂房平面设计,单层厂房剖面设计,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答疑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46学时,其中:讲授4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建筑设计概论

2

讲授

2

建筑平面设计

6

讲授

3

建筑剖面设计

4

讲授

4

建筑立面设计

2

讲授

5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1

讲授

6

基础构造

2

讲授

7

墙体构造

6

讲授

8

楼板层与地坪层构造

4

讲授

9

楼梯构造

6

讲授、习题

10

屋顶构造

6

讲授、习题

11

门窗构造

2

讲授

12

变形缝构造

2

讲授

13

工业建筑

3

讲授

合计

46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环节,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环节。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20-30%70%80%间进行调整。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见表4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

构成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10%

作业

1030

主要考核学生对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准确表达相关的计算问题

2

期末考试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90%

期末考试

7080

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70%计入课程总评成绩;主要考核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各部分内容;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绘图题。

1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房屋建筑学》,董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建筑构造设计》上、下册.东南大学.杨维菊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5

[2]《房屋建筑学》第五版,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2010.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如建筑施工等。



 

《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设法规课程代码:EM5312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

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施工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建设法规》是工程管理专业法律平台课程中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设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建设法律意识,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建设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理论掌握

熟知有关工程建设各类法规以及我国现行工程建设法律体系,掌握各类工程建设法律规范要点;能够发现和识别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法律问题,并能够应用法律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2)实践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解读法律信息,能够综合运用法律、合同管理等知识解决工程实践法律问题。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评价工程可能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建议。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

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

指标点的达成度

1

熟知各类工程法律知识

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工程法律知识

熟知工程建设过程中常用的法律知识和要点

90%

2

识别和解析工程法律问题

接收、发现和识别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法律问题,并能够应用法律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表达。

发现、识别和解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90%

3

综合运用法律、合同管理等知识解决工程实践法律问题

按照所给定的问题,依据所学知识给出可行的法律解决方案。

按照所给定的问题,依据所学法律知识给出可行解决方案。

90%

4

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评价工程可能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建议

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评价工程自身和工程问题法律解决方案对社会、法律等所带来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的建议。

分析、评价工程自身和工程问题法律可能对社会、法律等所带来的影响,提出解决建议。

8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建设法规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建设法规体系构成,建设法律法规实施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建设法律法规体系构成,建设法规调整对象,建设法规实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课时安排:

第一节建设法规的概念

1.1.1建设法规定义与调整对象

1.1.2建设法规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建设法规体系

1.2.1建设法规体系的概念

1.2.2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

1.2.3我国建设法规体系的现状与规划

第三节建设法规立法原则及实施

1.3.1建设法规立法的基本原则

1.3.2建设法规的实施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建设法规调整对象,建设法律法规体系构成,建设法规实施制度。

辅助教学活动:利用电子资源检索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建设情况。

第二章工程建设法律基础(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基本的工程建设法律基础,包括民法、经济法、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税法、民事诉讼法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民事法律体系的构成、调整对象,及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第一节民法基础

2.1.1概述

2.1.2民事法律关系

2.1.3代理

2.1.4民事权利

2.1.5诉讼时效

第二节其他民事法律基础

2.2.1经济法基础

2.2.2公司法基础

2.2.3合同法基础

2.2.4知识产权法基础

2.2.5税法基础等

第三节法律责任

2.3.1民事诉讼法

2.3.2仲裁

2.3.3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民法基础,经济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主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相关规定。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中引入案例辅助教学。

第三章工程建设程序与建筑法律制度(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工程建设程序各阶段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建筑法》关于建筑许可,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方面的相关规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工程建设程序阶段涉及法律制度,《建筑法》内容要点解释。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课时安排:

第一节工程建设程序概述

3.1.1工程建设概念

3.1.2工程建设程序概念

第二节工程建设程序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内容

3.2.1工程建设前期阶段内容

3.2.2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内容

3.2.3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内容

3.2.4工程建设竣工与保修阶段内容

第三节建筑法律制度

3.3.1建筑法概述

3.3.2建筑工程许可

3.3.3建设工程监理

3.3.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3.5法律责任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各阶段涉及的主要建设法律制度,《建筑法》关于建筑许可,建设监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等相关规定。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中引入案例辅助教学。

第四章工程建设从业资格法规(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建筑企业资质动态管理,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法规。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资质动态管理,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法规。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课时安排:

第一节从业资格制度概述

4.1.1工程建设执业资格概念

4.1.2工程建设执业资格法规现状

第二节工程建设从业单位资质管理

4.2.1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划分

4.2.2工程建设从业单位资质等级及其标准

4.2.3工程建设从业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4.2.4外国建筑业企业在我国从事建筑活动的资质管理

第三节工程建设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

4.3.1注册结构工程师制度

4.3.2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

4.3.3注册建造师制度

4.3.4注册造价师、估价师制度等

第四节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执业资格管理

4.4.1项目经理任职资格

4.4.2关键岗位从业资格管理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注册师执业资格管理法规

辅助教学活动:利用电子资源检索建设部关于我国项目经理与建造师的若干规定。

第五章城市与村镇建设规划法规(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立法现状,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适用范围,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程序,掌握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制度,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课时安排:

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5.1.1基本概念

5.1.2城市规划法规的立法概况及适用范围

5.1.3城乡规划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制定

5.2.1城市规划种类

5.2.2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

第三节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5.3.1一书两证制度

5.3.2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5.3.3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5.3.4建制镇建设活动管理

5.3.5村庄和集镇建设活动管理

第四节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

5.4.1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的编制

5.4.2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城市规划分类、编制,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制度、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辅助教学活动:利用电子资源检索郑州市一书两证的具体办理流程。

第六章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法规(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立法状况,掌握建设项目承发包的方式、,掌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应具备条件、程序,掌握建设项目评标、开标、合同签订的程序及相关规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招投标方式、条件及基本程序,违法责任。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课时安排:

第一节招标投标法概述

6.1.1概念与调整对象

6.1.2招标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

6.2.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基本要求

6.2.2工程建设招标应具备的条件

6.2.3工程建设招标方式

6.2.4招标程序

6.2.5招标文件规定

6.2.6标底的规定

6.2.7招标公告的规定

6.2.8对投标者的资格审查

第三节工程建设项目投标

6.3.1投标文件规定

6.3.2投标担保

6.2.3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与撤回

6.2.4联合投标

第四节开标、评标与中标

6.4.1开标

6.4.2评标

6.4.3中标

第五节建设工程招标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建设项目招标方式,投标,评标、定标及合同签订的要求与规定。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中适当开展讨论互动教学。

第七章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法律制度(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关于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内容、程序及各方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违法责任。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第一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法规概述

7.1.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概念

7.1.2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的要求

第二节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

7.2.1工程设计原则与依据

7.2.2各设计阶段的内容与深度

7.2.3设计文件的审批与修改

第三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7.3.1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概念

7.3.2审查范围与内容

7.3.3施工图审查机构

7.3.4施工图审查程序

7.3.5施工图审查各方的责任

第四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监督管理与违法责任

7.4.1监督管理

7.4.2违法责任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勘察设计文件编制要求、审查程序、违法责任。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中引入案例辅助教学。

第八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立法现状,掌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熟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障制度及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建设行为主体安全责任。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第一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8.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8.1.2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基本制度

第二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8.2.1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8.2.2勘察、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

8.2.3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8.2.4建设工程物资供应单位的安全责任

8.2.5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三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监督管理

8.3.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行政监督的分级管理

8.3.2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8.3.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8.3.4安全生产的四种监督方式

8.3.5安全监督机构的职责及检查人员职权

第四节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

8.4.1建设工程伤亡事故的分类

8.4.2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程序

8.4.3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建设行为主体责任界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事故调查程序制度。

辅助教学活动:利用电子资源检索我国关于质量事故分级的若干规定。

第九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制度(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掌握建设行为主体的质量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政府部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行为主体质量责任,质量事故报告与调查程序制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第一节概述

9.1.1基本概念;

9.1.2立法现状

第二节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规范

9.2.1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规范体系

9.2.2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第三节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9.3.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9.3.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职责

9.3.3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9.3.4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9.3.5工程质量检举、控告、投诉制度

第四节建设行为主体的质量责任与义务

9.4.1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与义务

9.4.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与义务

9.4.3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与义务

9.4.4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与义务

9.4.5建筑材料、构配件生产及设备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与义务。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政府质量监督制度,建设行为主体质量责任与义务。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中引入案例开展讨论互动教学。

第十章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悉建设工程合同的类型,掌握监理合同,施工合同,设计合同主要内容;掌握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担保制度,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合同效力,建设工程合同类型及主要内容,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

10.1.1建设工程合同类型

10.1.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10.1.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0.1.4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的索赔

10.2.1基本概念

10.2.2合同索赔原因

10.2.3合同索赔依据

10.2.4合同索赔程序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变更、违约责任;建设工程合同类型、内容,合同担保,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中引入案例开展讨论互动教学。

第十一章相关政策文件、司法解释介绍(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施工合同纠纷司法解释,了解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的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方面行政规章、部门规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讲授并讨论。

第一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

第二节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的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

第三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方面行政规章、部门规章。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考核知识点:司法解释关于施工合同的效力、无效合同处理,竣工日期、质量责任界定,未经验收擅自使用的法律后果。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中引入案例开展讨论互动教学。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熟知各类工程法律知识

ü

ü




2

识别和解析工程法律问题

ü

ü




3

综合运用法律、合同管理等知识解决工程实践法律问题

ü

ü

ü



4

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评价工程可能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建议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4学时,习题课2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

习题课

其它

小计

1章建设法规概论

2




2

2章工程建设法律基础

4




4

3章工程建设程序与建筑法律制度

4




4

4章工程建设从业资格法规

2




2

5章城市与村镇建设规划法规

2




2

6章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法规

4




4

7章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法律制度

2




2

8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4




4

9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制度

4




4

10章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

4




4

11章相关政策文件、司法解释介绍

2




2

机动习题课



2


2

总计

34


2


36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闭卷考试,成绩占比100%;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采用闭卷形式。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1、熟知各类工程法律知识

考试/10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2、识别和解析工程法律问题

考试/10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3、综合运用法律、合同管理等知识解决工程实践法律问题

考试/10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4、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评价工程可能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建议

考试/10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建设法规(第五版),何佰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建设法规与案例分析,鲁刚宁,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经济法,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学课程代码:EM2313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 2

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本课程结合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新要求,以学习知识——提出问题——锻炼能力——提高素养为指导思想进行课程设计,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2个知识模块: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需求和供给、消费者选择、生产函数、成本)、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福利经济学)。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能把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线,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从总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学科框架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课程实践做好专业基础理论的铺垫。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理论掌握

1)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需求和供给、消费者选择、生产函数、成本等基本理论。

2)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福利经济学,熟练应用各种基础理论来解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

2.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处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掌握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操作方法。实践教学将理论与投资、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相联系,以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理解力、创造力、执行力、协作力、学习力等专业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

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

指标点的达成度

1

微观经济学

基础理论

适应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经济、法律和管理知识,应用数理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工具,能够解决工程项目中各类经济问题

系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处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现象和可能发生的经济问题的能力

80%

2

微观经济学

理论应用

适应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经济、法律和管理知识,应用数理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工具,能够解决工程项目中各类经济问题

系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处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现象和可能发生的经济问题的能力

8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分析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原理,在此基础上描述竞争市场条件下均衡价格的决定,并给出一些运用供给和需求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实例。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需求及相关概念,供给及相关概念,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弹性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需求和供给的相关概念、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弹性的概念。

难点:理解需求(供给)水平的变化和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化以及弹性的相关概念。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单元2:消费者选择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首先分析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其次考察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消费者的选择问题。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预算及效用的概念与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下的消费者均衡。等边际法则、个人消费曲线的推导、边际效用分析的运用;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分析下的消费者均衡。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中对消费者均衡的表述,掌握价格变化中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3:生产函数

1)教学目标和要求

分析厂商投入要素生产出产品的过程,即考察生产函数。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生产函数的概念、短期与长期的界定。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可变要素使用量的合理区间。等成本线与最优投入组合。等斜线与扩展线的概念,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原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产函数的概念;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与最优投入组合。

难点: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掌握厂商选择最优投入组合的分析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4:成本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成本的相关概念,分别分析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性质,并通过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来求解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成本的基本概念;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及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影响长期平均成本的因素。收益的相关概念;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之间的关系;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及其三者的关系;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难点:一是理解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之间的关系,二是推导厂商利润最

大化的条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5:完全竞争市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分析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使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完全竞争的内涵及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及其收益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长期均衡。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完全竞争的内涵及假定条件;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长期均衡。

难点:掌握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与长期均衡条件。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6: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分析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不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基本形式,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收益。完全垄断的性质及成因、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歧视、对完全垄断厂商的效率评价、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垄断竞争市场的性质和原因、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非价格竞争。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的比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完全垄断的性质及成因;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寡头垄断模型;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的比较。

难点: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条件;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7: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分别讨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要素价格的涵义、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要素需求的特点;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及要素的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征和原则,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所面对的要素的供给曲线及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同时也是收入分配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厂商在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取得利润最大化时对要素的使用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均衡;边际生产力与收入分配。

难点:一是理解要素市场上厂商利润最大化时使用要素的原则,二是理解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同时也是收入分配理论。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8: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将生产的均衡过程与消费的均衡过程联系在一起,将资源分配与收入分配联系在一起,分析所有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理论。并通过对失业和通胀利率的分析,从整体上了解经济政策运行的概况。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一般均衡的含义;生产的均衡过程和条件、利润最大化与要素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与交换的共同均衡、一般均衡的过程和实现条件;帕累托最优与竞争性均衡: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竞争性均衡与经济效率。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交换的一般均衡;生产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的过程和实现条件;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社会福利函数与社会福利最大化。

难点:一是理解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二是理解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9:总复习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熟练解答习题。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总复习、案例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总复习、案例分析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ü

ü




2

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4学时,总复习2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1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8

讲授/案例计算

2

2 消费者选择

4

讲授/案例讨论

3

3 生产函数

3

讲授/案例计算

4

4 成本

3

讲授/案例计算

5

5 完全竞争市场

6

讲授/案例讨论

6

6 不完全竞争市场

3

讲授/案例讨论

7

7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3

讲授/案例讨论

8

8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4

讲授/案例讨论

9

9 总复习

2

案例分析计算

合计

36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闭卷考试,成绩占比70%;平时作业及考勤,成绩占3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方式1/5%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25%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2. 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

方式1/5%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25%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六、其他(可选)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典型例题题解,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课程代码:EM4314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分:2.5

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经济学》是经济专业与工程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即以工程项目及生产系统为主体,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基本原理进行工程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和选优,理解国家部门和企业制定的各种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掌握提高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途径,创造可行方案。

本门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课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工程经济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投资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工程项目的资金筹措、工程项目财务评价、费用效益分析、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价值工程等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和工程经济基本要素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掌握工程经济分析基本方法

通过讲解、大量的练习以及讨论,使同学们掌握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与方法、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设备更新与决策等内容。

能够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分析和评价各种工程经济实践活动,能够较熟练地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在掌握工程经济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前提下,学习项目的财务评价、费用效益分析、价值工程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学生将来毕业后从事与工程经济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

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

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

指标点的达成度

1

掌握工程经济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专业知识,并能够在具体的工程技术实践中运用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和工程经济基本要素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

工程经济分析方法

掌握解决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分析方法

掌握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与方法、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设备更新与决策等内容。


3

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熟悉各类工程可能带来各种影响,并对项目各种影响费用效益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

掌握工程经济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前提下,学习项目的财务评价、费用效益分析、价值工程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绪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讲解,要求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性质、产生与发展及研究对象,熟悉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准确理解该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专业整体中把握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什么是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工程经济学的特点;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与步骤;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经济学的概念,经济与技术的关系,工程经济学研究对象、经济分析基本原则

4)课堂教学学时

2学时

单元2: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与构成、现金流量图的绘制、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复利计算公式,熟悉等差系列和等比系列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理解现金流量、资金时间价值、单利和复利、资金等值、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含义。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务必要理解、掌握。这是本课程重要基础理论内容,是学习后继内容的重要基础。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现金流量的概念、工程项目现金流量的构成以及现金流量图的绘制;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单利和复利、复利计算公式、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资金等值概念、资金等值的计算和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资金时间价值概念和计算;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资金等值的概念;资金的等值变换计算方法及应用。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3: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入与利润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为以后各章分析方法的学习做好经济理论准备。了解投资的概念及投资的构成,掌握工程投资的基本程序;熟悉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学会运用常用的三种折旧方法;熟悉销售收入、利润与税金的概念、测算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收入估算表、总成成本费用估算表及税金估算表的编制。本章是正确的工程经济分析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形成的资产、建设期利息的计算;构成、估算(九项费用、折旧的计算)、有关成本的概念;税金的种类及计税方法,营业收入的测算;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的分配顺序。

1)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设投资的构成及形成的资产,折旧的计算,经营成本的计算,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的关系,利润的分配顺序

2)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4: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主要介绍各种用于方案评价的指标和单方案及多方案评价评价方法。这部分内容主要解决方法问题,是本课程的核心章节,学生必须理解每一种方法(即指标)的含义、使用方法、适用条件。进一步地,希望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问题。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基准收益率、项目计算期;评价指标体系、盈利能力指标、清偿能力指标;习题:经济指标的计算;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方案的类型、单一(独立多方案)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互斥方案的评价方法、其他类型方案的评价;习题:互斥方案的评价,资金有限的独立方案的评价,混合型方案的评价

3)重点与难点:净现值的计算及应用;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及计算、应用;寿命期相同与不相同情况下净现值法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增量分析方法;内部收益率个数的判别,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增量分析方法;互斥组合法、净现值率排队法。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单元5: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不确定分析的方法和指标的计算。掌握不确定分析中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敏感性分析的步骤、概率树分析,了解风险的概念概念及来源,熟悉概率分析方法、风险决策的原则、风险控制。这部分内容为既为本书中应用部分、也是后面进行经济分析的必须掌握的方法,让学生达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的概念、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自学)、互斥方案的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概念、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和步骤、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

风险分析:风险的概念、风险基础知识(自学)、风险分析的方法(概率树、蒙特卡罗分析法)、风险评价、决策树。

习题:概率树分析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盈亏平衡的基本原理、盈亏平衡点的含义、敏感性分析图、敏感度系数、概率树分析、决策树的画法和应用。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6: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周期中所处的地位;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及工作内容;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可行性研究概述: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工作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作用

4)课堂教学学时:0学时(本章内容主要安排学生课下自学)

单元7:工程项目财务评价

1)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从微观角度掌握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一般原理和评价方法;熟悉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掌握现金流量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的编制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以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概念、财务评价的目的、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财务评价的相关报表及其编制;负债比例与财务杠杆、财务评价中利息的计算、报表中的价格、通货膨胀和财务分析;建设投资的估算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新建法人项目财务评价案例(与其他内容结合讲解);既有法人项目财务评价:既有法人项目的概念、评价的特点及注意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本报表的编制、各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处理。

4)课堂教学学时:6学时。

单元8:费用效益分析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掌握费用效益分析报表的编制和指标的计算、费用与效益识别的原则、外部的效益和费用,熟悉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的关系,了解影子价格的计算方法,了解项目社会评价的内容与方法。要求学生能理解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必要性、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的关系;识别的原则、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内部和外部)、转移支付的内容;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影子价格的概念、影子价格的确定(仅介绍确定的思路);费用效益的指标、费用效益分析表的编制;项目的社会评价。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的计算与分析、费用与效益的识别、影子价格、费用效益分析的参数、社会评价的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9: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4学时)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设备损耗的形式及其补偿的方式及其对设备价值的影响;掌握经济寿命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掌握出现新设备条件下的设备更新决策的方法;掌握设备租赁与购买的决策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设备的磨损的形式、磨损的补偿;动态和静态经济寿命的计算;设备更新的原则、设备更新的分类、设备更新决策;设备租赁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备的磨损设备的折旧经济寿命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设备租赁的经济分析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10:价值工程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掌握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价值工程功能分析与评价、功能改进目标确定的方法,从而达到能运用该方法处理有关工程问题。价值工程,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工程成本的方法,本章属于工程技术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与前面的方法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产生背景、价值工程的概念(价值工程、价值、功能、寿命周期成本)、价值工程的特点、提高价值的途径;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方法、功能分析与评价、功能改进目标的选择(价值系数法、最合适区域法、成本改善期望值法)、方案的创新与评价;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方案评选中的应用(习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功能系统图、01法、倍比法、价值系数法、方案优选中价值工程的应用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单元11:项目后评价

1)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涵义和内容;掌握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概念,作用,与前评价的区别与联系,后评价的程序,项目后的内容和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内容和方法,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价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后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随堂测试

课外答疑

1

掌握工程经济基础理论知识

ü

ü

ü

ü

ü

2

工程经济分析的方法

ü

ü

ü

ü

ü

3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ü

ü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48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单元1:绪论

2

讲授

2

单元2: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

6

讲授、习题

3

单元3: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入与利润

4

讲授、讨论

4

单元4: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8

讲授、习题

5

单元5: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6

讲授、习题

6

单元6: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0

自主学习

7

单元7:工程项目财务评价

6

讲授、案例

8

单元8:费用效益分析

4

讲授、讨论

9

单元9: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

4

讲授、习题

10

单元10:价值工程

4

讲授、习题

11

单元11项目后评价

2

讲授、自主学习

12

机动及总复习

2

讲授

合计

4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掌握工程经济基础理论知识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课堂表现

方式2/2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8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2. 工程经济分析的方法

方式1/0%

随机提问及展示

课堂表现

方式2/20%

习题、随堂考试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8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3.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方式1/0%

课堂提问及展示

课堂表现

方式2/20%

习题、讨论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8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闭卷考试,成绩占比80%;平时作业,成绩占2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经济学(第三版),刘晓君,中国建工出版社,2015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工程经济学(5),邵颖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代码:EM5315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5

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8)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建筑结构,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1)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2)本课程研究的是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领域的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

3)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从事一般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和为工程造价学习提供技术支持。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理论掌握

1)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土方工程施工基本理论和知识、桩基工程施工基本理论和知识,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知识,砌体与脚手架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吊装方案基本理论和知识,道路、桥梁和隧道基本理论和知识,装修工程,防水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

2)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比选和决策:土方开挖施工方案比选,土壁支撑施工方案比选,降水施工方案比选,桩基施工方案比选,模板支设方案比选,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方案比选,不同钢筋连接方式方案比选,不同吊装方案比选,不同防水施工方案比选,道路桥梁施工方案等决策能力的培养。

2.实践能力

1)施工方案的编写;2)查阅文献,写作能力的提高;3)沟通交流能力、答辩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

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

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并能够具体的工程运用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90%

2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比选和决策

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熟悉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土方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的各种工程性质、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及土方调配的计算方法,掌握基坑开挖与土方填筑,降水等辅助工程,了解土方的机械化施工和爆破施工。

要求:(1)了解土的工程性质和分类方法;(2)了解边坡留设的原则;(3)掌握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土方调配的原则和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土方调配;(4)能分析土壁失效和产生流砂的原因,并能指出相应的防治措施;(5)对各种降水方案能进行选择比较,掌握轻型井点设计的方法和内容;(6)掌握填方与压实的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要求、检验标准;(7)了解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质及适用范围,能正确合理地选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土方工程量计算及调配,土壁失效,轻型井点降水,填方与压实。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1.1土的工程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

1.2土方工程量计算与调配

1.3排水与降低地下水位,土方边坡与基坑支付;

1.4土方开挖与回填,主要土方施工机械的选择,土方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4复习与作业要求:(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2)土方量的计算(3)表上作业法土方调配.

5考核知识点:土方分类方法,土方工程量调配计算及方法,土壁失效,降水方案选择,填方与压实。

6辅助教学活动:现场调查基坑降排水方法及设备。

单元2:桩基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要求:掌握预制桩沉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掌握泥浆护壁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常见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中常易产生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和预防处理的措施。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2.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2.2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2.3地下连续墙施工

4复习与作业要求:上网查询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中常遇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5考核知识点:桩基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6辅助教学活动:借助网络查询桩基施工的相关内容。

单元3:砌体工程与脚手架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砖砌体、砌块砌体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要求:了解砌体所用材料的性能;了解脚手脚的类型;重点掌握砖砌体、砌块砌体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2)教学重点和难点:砖砌体的质量要求。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讲授。

3.1砌体材料

3.2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

3.3砖砌体施工

3.4中小型砌块砌体施工

4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习题及习题册习题。

5考核知识点:砌体的材料及质量要求、脚手架的型式、砌体结构冬季施工。

6辅助教学活动:观看视频及线上学习。

单元4:混凝土结构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筋的连接、代换及配料加工和植筋方法,了解模板工程的安装、拆除及质量要求,掌握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要求:(1)了解钢筋的种类,掌握钢筋进场的验收方法,熟悉钢筋焊接、机械连接的方法及其质量要求。(2)了解模板的种类,掌握安装、拆除方法及质量要求。(3)熟悉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及质量要求,掌握混凝土施工配料,熟悉混凝土搅拌、运输的有关要求,掌握混凝土成型、养护、质量检验的内容,了解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有关要求。

2)教学重点和难点:钢筋配料加工及其隐蔽工程验收;模板拆除;混凝土浇筑成型及其质量验。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4.1混凝土结构工程概述

4.2钢筋工程

4.3模板工程

4.4混凝土工程

4复习与作业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的换算。

5考核知识点:钢筋进场验收的内容;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的内容;钢筋的配料及加工;模板拆除的原则;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捣、养护等;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6辅助教学活动:网上检索常见混凝土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单元5: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张拉程序、放张顺序,掌握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及预应力损失的弥补方法。

要求:(1)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2)了解先张法台座的类型、预应力值建立和传递的原理,掌握张拉程序、张拉应力控制和放张方法。(3)了解后张法的施工工艺、锚具类型及张拉设备,掌握预应力筋的制作、张拉方法、张拉程序、张拉的控制。(4)了解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作和铺设的要求,掌握张拉锚固工艺。

2)教学重点和难点:后张法施工。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

5.1先张法施工

5.2后张法施工

5.3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4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习题及习题册习题。

5考核知识点:先张法施工、后张法施工、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6辅助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和观看视频。

单元6:结构安装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起重机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起重和参数及相互关系,能正确地选择起重机。(2)了解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工作的全过程,掌握柱、吊车梁、屋架等主要构建的安装工艺及平面布置,能拟定吊装方案。(3)了解大跨度网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预制柱、屋架安装。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6.1起重机械

6.2索具设备

6.3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

6.4大跨度结构吊装、液压滑模施工

4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习题及习题册习题。

5)考核知识点: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装。

6)辅助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和观看视频。

单元7:道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

1)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道路施工的工法;(2)掌握桥梁和隧道施工的工法;(3)了解液压滑模施工,能对滑模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施工工法。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4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习题及习题册习题。

5考核知识点:道路、桥梁和隧道施工的工法。

6辅助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和观看视频。

单元8:防水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防水材料的种类及施工特性。(2)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施工要点及质量标准;了解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熟悉刚性防水屋面施工要点及质量标准。(3)掌握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2)教学重点和难点: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

8.1卷材防水屋面

8.2涂膜防水屋面

8.3刚性防水屋面

8.4地下防水工程

4)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习题及习题册习题。

5)考核知识点: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

6)辅助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和观看视频。

单元9:装修工程

1)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装饰工程各相关工程的分类、组成和施工工艺;(2)掌握抹灰工程和饰面工程的施工要点、质量检查与验收;(3)了解幕墙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2)教学重点和难点:抹灰工程和饰面工程。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

9.1抹灰工程

9.2饰面工程

9.3涂饰和裱糊工程

9.4幕墙工程

4)复习与作业要求:课后习题及习题册习题。

5)考核知识点:抹灰工程,饰面工程。

6辅助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和观看视频。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ü

ü




2

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比选和决策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48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1土方工程

8

讲授/案例讨论

2

2 桩基工程

4

讲授/案例讨论大作业

3

3 混凝土工程

10

讲授/案例讨论大作业

4

4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4

讲授

5

5 砌体工程

4

讲授/案例讨论

6

6 结构吊装工程

4

讲授/案例讨论

7

7 道路、桥梁和隧道工程

6

讲授/案例讨论

8

8 防水工程

4

讲授

9

9 装修工程

4

讲授/案例讨论

合计

4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闭卷考试,成绩占比60%;平时作业,成绩占4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1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30%

分组工程大作业

根据作业答辩情况

方式4/6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2: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比选和决策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1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30%

分组工程大作业

根据作业答辩情况

方式4/6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土木工程施工,殷为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2]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工程造价与计价(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造价与计价(一)课程代码:EM6316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 2.5 学时:48

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造价与计价()》课程属于专业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开展好工程学打下比较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建筑工程估价的概念、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工程估价编制方法、工程项目投资组成、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及应用;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及确定;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的概念、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基本建设造价文件的分类、方法和程序;掌握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组成与应用;了解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单价的概念,掌握材料预算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单价套取方式,掌握工程结算的方式方法、掌握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 理论掌握

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

2. 实践能力培养

重点掌握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估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

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工程造价文件编制

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并能够具体的工程运用

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方法,熟悉工程计价软件应用

90%

2

了解工程造价构成

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1)教学目标和要求

帮助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编制方法,计价原理,为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工程估价的概念、依据、内容、过程和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估价的过程和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授课。

1.1工程估价概述

1.2工程估价的的概念、依据、内容、过程和原则

1.3工程估价的发展

复习与作业要求:完成课后作业,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本章内容。

考核知识点:基本概念。

辅助教学活动:查阅参考书籍,上网检索相关知识内容。

第二章决策阶段的工程估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决策是投资行为的准则,正确的

项目投资行为基于正确的项目投资估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投资估算概念、作用;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授课。

2.1投资估算基本原理

2.2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2.3投资估算的特点和作用

复习与作业要求:完成课后作业,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本章内容。

考核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辅助教学活动:查阅参考书籍,上网检索相关知识内容。

第三章设计阶段的工程估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中设计概算、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工程和设备及安装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中设计概算、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3.1设计概算的基本原理

3.2设计概算的特点和作用

3.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3.4单位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3.5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作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考核知识点:单位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与课下学生自学相结合。

第四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与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与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介绍与课后学生自学相结合。

4.1工程项目投资组成

4.2设备工器具费用的构成

4.3建安工程费用的构成

4.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

4.5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掌握有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计算方法。

考核知识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与计算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讲授结合课下答疑。

第五章工程定额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工程定额。

教学重点和难点:定额的编制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5.1工程定额概念与原理

5.2工程定额的编制方法

5.3建安工程人、材、机消耗量确定方法

5.4建安工程人、材、机单价的确定方法

5.5计价定额的编制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作业,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其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实际工程案例。

第六章施工图预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施工图预算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和实际案例相结合。

6.1预算定额和施工图预算

6.2施工图预算的特点和作用

6.3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6.4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作业,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其方法。

考核知识点:预算定额的内容及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实际工程案例。

第七章招标投标阶段的工程估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招投标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技巧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7.1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

7.2招标方的工程估价

7.3投标方的工程估价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习题练习,掌握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考核知识点:投标方工程估价的编制技巧。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授课结合工程实例。

第八章工程结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价款变更的原则和方法,掌握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8.1工程变更与合同价调整

8.2工程索赔

8.3建设工程价款结算

8.4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应用

8.5工程结算的方式方法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习题练习,掌握工程量清单报价方法。

考核知识点:工程量清单内容、编制方法、计价规则等。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授课结合工程实例。

第九章竣工决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掌握保修费用的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竣工决算的编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9.1竣工决算的内容

9.2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

9.3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

9.4保修费用的处理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习题练习,掌握竣工决算编制的编制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授课结合工程实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和计算,不同建设阶段工程估价的工作内容。

教学难点: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和审查。

课堂教学学时:48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掌握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工程估价

ü

ü




2

对于给定图纸可编制施工图预算

ü

ü




3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与计算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48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第一章概论

2

讲授

2

第二章决策阶段的工程估价

2

讲授

3

第三章设计阶段的工程估价

4

讲授

4

第四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与计算

4

讲授

5

第五章工程定额

8

讲授

6

第六章施工图预算

12

讲授

7

第七章招标投标阶段的工程估价

4

讲授

8

第八章工程结算

8

讲授

9

第九章竣工决算

4

讲授

合计

4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开卷考试,成绩占比80%;平时作业,成绩占2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掌握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估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方式1/20%

习题

根据考勤和做题做题情况

方式2/8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2:对于给定图纸可编制施工图预算

方式1/20%

习题

根据考勤和做题情况

方式2/8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与计算

方式1/20%

习题

根据考勤和做题情况

方式2/8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估价》(第三版),谭大璐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代码:EM5317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5

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工程经济学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1

专业核心知识: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并能够具体的工程运用。

本课程具体专业知识:掌握项目管理组织设计,项目目标控制方法,项目决策与实施策划,项目采购方案策划,工程项目各阶段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

课程目标2

工程知识应用能力: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本课程具体应用能力:具备项目管理组织设计,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策划方案编制能力,项目采购方案策划能力,具备进行工程项目各阶段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的能力。

课程目标3

专业素养: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工程问题处理能力,具有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具体专业素养:具备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进行组织设计、决策与实施策划,处理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的专业素养。工程实践中坚持一切用数据说话,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

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

1.知识

1.4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并能够具体的工程运用。

90%

2

课程目标2

2.能力

2.1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90%

3

课程目标3

3.素养

3.6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工程问题处理能力,具有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概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工程项目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发展趋势,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项目的含义、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及其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范畴、类型和任务。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2: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组织论的基本理论和组织结构模式、管理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掌握工程项目结构及其分解,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了解当前几种重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和手册。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组织论的基本理论和组织结构模式、管理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工程项目结构及其分解,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当前几种主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和手册。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组织结构模式、管理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工程项目结构及其分解,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4)课堂教学学时:6

单元3:项目策划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项目环境调查的内容与方法,掌握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策划内容与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项目环境调查的内容与方法,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策划内容与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策划内容与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6

单元4: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基本原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基本原理,动态控制原理在进度、投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了解进度、投资、质量控制中的纠偏措施。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基本原理,动态控制原理在进度、投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度、投资、质量控制中的纠偏措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项目动态控制基本原理及其在进度、投资、质量目标控制中的应用。

4)课堂教学学时:6

单元5:工程项目采购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熟悉工程项目采购的基本原则,掌握建设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特点,了解建设项目采购方式的发展趋势。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项目采购的基本原则,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特点,项目采购方式的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4)课堂教学学时:6

单元6: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投资控制的含义、目的、依据,掌握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掌握投资控制的任务和方法,掌握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与措施;了解项目投资目标论证和分析,了解项目投资规划的编制。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投资控制的含义、目的、依据,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投资控制的任务和方法,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与措施,项目投资目标论证和分析,项目投资规划的编制,计算机辅助投资控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和方法,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与措施。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7: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依据,掌握进度计划系统的构成,掌握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进度控制方法,了解计算机辅助进度控制;了解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依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进度计划系统的构成,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进度控制方法,计算机辅助进度控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度计划系统的构成,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进度控制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8: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掌握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容、方法、措施。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容、方法、措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控制内容、方法,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容、方法、措施。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9: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掌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过程和内容,了解工程项目文档资料管理,了解工程项目报告系统。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过程和内容,工程项目文档资料管理,工程项目报告系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过程和内容,工程项目文档资料管理。

4)课堂教学学时:2

单元10:设计准备阶段的项目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设计准备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掌握对设计的要求和设计任务的委托,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设计准备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对设计的要求和设计任务的委托,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设计的要求和设计任务的委托,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4)课堂教学学时:4

单元11: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设计合同管理,掌握工程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掌握设计协调内容、方法,了解工程设计阶段信息管理。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设计合同管理,工程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设计协调内容、方法,工程设计阶段信息管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程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设计协调内容、方法。

4)课堂教学学时:4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

……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3

课程目标3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48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1单元:概论

4

讲授、讨论

2

2单元: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

6

讲授、作业

3

3单元:项目策划

6

讲授、讨论

4

4单元: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基本原理

6

讲授、作业

5

5单元:工程项目采购管理

4

讲授、讨论

6

6单元: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4

讲授、作业

7

7单元: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4

讲授

8

8单元: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

4

讲授、作业

9

9单元: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2

讲授

10

10单元:设计准备阶段的项目管理

4

讲授

11

11单元: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

4

讲授

合计

48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课堂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环节,期末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环节。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所占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30%40%60%70%间进行调整。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表4所示。

4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

构成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平时考核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1

平时考核

100

1)结合教学进度安排2次或4次平时考核,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平时考核成绩以百分计,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α计入总评成绩。

123

期末考核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α2

课程目标1

3040

1)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α计入课程总评成绩。主要考核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原理掌握程度与综合分析能力。

2)对应课程目标1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等。

1

课程目标2

3040

3)对应课程目标2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述题等。

2

课程目标3

1020

4)对应课程目标3的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综述题等。

3

注:α12=1,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各自的目标总分值均按100分设置。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项目管理》(第2版),丁士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建设项目前期策划与设计过程管理》,乐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项目管理案例》,何清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合同管理 课程代码:EM6318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1.5

学时:28(其中:理论学时:28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经济法、建设法规、土工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建设招投标与案例分析等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拟使学生了解认识合同、熟知合同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按照合同照章办事的习惯,知道合同相关规定以约束自我行为,可以运用索赔及反索赔维护自我权益,为维护和谐社会、提倡公平竞争,为将来走出学校,成为合格的工程管理毕业生,积累必要的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经验。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理论掌握

合同的分类、工程建设经济法相关知识、工程建设常见合同简介及适用情况。土木工程施工合同中常用条款的理解与阅读;索赔意识的提高,培养学生合同管理的意识。

本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合同的分类与经济法相关知识;工程建设常见合同简介与适用;土木工程施工合同常用条款阅读与理解,索赔意识的提高等内容。

2. 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合同管理意识,提高运用合同加强目标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知道合同管理的目的与作用;了解合同管理相关知识,了解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实质;知道合同文件的组成,理解合同文件内容的含义;努力达到灵活运用合同规定,解决工程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

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工程合

同体系

了解工程项目的主要合同关系、了解工程合同的法律基础,熟悉常见合同的特点及主要类型,掌握国内外常见合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了解工程项目的主要合同关系、了解工程合同的法律基础,熟悉现代工程合同及其主要特点。掌握国内外工程合同的主要类型。

96%

2

工程合同

总体策划

了解工程采购模式和合同结构体系的确定;熟悉合同的分类及相关特点;掌握常见合同适用范围的确定;掌握合同的通用标准文本;掌握重要合同条款的分析与理解;掌握合同的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掌握工程合同体系的协调与沟通;掌握合同管理体系程序设计方法。

了解工程采购模式和合同结构体系的确定;熟悉合同工程范围的确定;掌握工程合同类型和合同文本的选择,掌握工程合同中重要条款的设置;掌握合同风险评价和合同风险管理措施,掌握工程合同体系的协调;掌握重要工程合同管理程序设计。

97%

3

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管理

了解工程合同风险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熟悉合同风险的分担原则;掌握风险识别的方式,掌握风险管理的方式与措施等。

了解工程合同风险的类型;熟悉合同风险的分担原则;掌握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100%

4

工程合同订立阶段的管理

熟悉工程合同的分析与审查,代理的基本概念,合同成立的要件,无效合同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基本概念,合同的组成,合同的格式文本,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掌握合同的谈判与订立程序;熟悉合同的分析与审查。

熟悉工程合同的分析与审查;掌握工程合同的谈判;熟悉工程合同的订立程序及管理。

96%

5

工程合同履行

阶段的合同管理

熟悉工程合同实施阶段的重要条款分析,实施控制要求;目标管理的方法;熟悉合同价格变更的控制与管理;掌握合同价格调整的影响对工程目标的综合分析与对应措施,合同对工程支付的管理方式要求及程序;熟悉合同的损害赔偿;掌握合同的缺陷责任。

熟悉工程合同的实施控制;熟悉工程合同变更管理;掌握工程合同价格调整与支付管理;熟悉合同的损害赔偿;掌握合同的缺陷责任。

100%

6

工程合同

争议的解决

了解工程合同争议产生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掌握争议解决的方式及特点;了解工程争端裁决委员会;掌握替代性争议解决技术应用

了解工程合同争议的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掌握替代性争议解决(ADR)技术的应用。

98%

7

工程索赔管理

熟悉工程索赔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原因,工程索赔的基本方法与程序;掌握工期索赔管理,掌握费用索赔。

熟悉工程索赔的程序;掌握工期索赔管理;掌握费用索赔管理。

10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工程合同体系

1)教学目标和要求:熟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与作用;了解合同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知道合同的基本概念,经济法基础知识,掌握合同管理基本概念。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了解工程项目的主要合同关系、了解工程合同的法律基础,熟悉常见合同的特点及主要类型,掌握国内外常见合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无效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的差别;明确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的区别;掌握合同签订时邀约与承诺的关系,以及邀约邀请的含义;国内外常见合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课堂教学学时:5学时

单元2:工程合同总体策划

1)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工程采购模式和合同结构体系,工程合同类型和合同文本的选择,合同风险评价和合同风险管理措施,工程合同体系的协调。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了解工程采购模式和合同结构体系的确定;熟悉合同的分类及相关特点;掌握常见合同适用范围的确定;掌握合同的通用标准文本;掌握重要合同条款的分析与理解;掌握合同的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掌握工程合同体系的协调与沟通;掌握合同管理体系程序设计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常见合同的分类及特点,施工合同的组成及解释,施工合同类型的选择与风险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各目标管理的合同管理方式,工程师的责权利的规定,对工程师责任的委托及工程师代表。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3: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工程合同风险的类型;熟悉合同风险的分担原则;掌握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了解工程合同风险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熟悉合同风险的分担原则;掌握风险识别的方式,掌握风险管理的方式与措施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合同风险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熟悉合同风险的分担原则;掌握风险识别的方式,掌握风险管理的方式与措施等。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4:工程合同订立阶段的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熟悉工程合同的分析与审查;掌握工程合同的谈判;熟悉工程合同的订立程序及管理。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熟悉工程合同的分析与审查,代理的基本概念,合同成立的要件,无效合同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基本概念,合同的组成,合同的格式文本,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掌握合同的谈判与订立程序;熟悉合同的分析与审查。

3)教学重点和难点:代理的基本概念,合同成立的要件,无效合同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基本概念,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掌握合同的谈判与订立程序;熟悉合同的分析与审查。

4)课堂教学学时:3学时

单元5:工程合同履行阶段的合同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熟悉工程合同的实施控制;熟悉工程合同变更管理;掌握工程合同价格调整与支付管理;熟悉合同的损害赔偿;掌握合同的缺陷责任。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熟悉工程合同实施阶段的重要条款分析,实施控制要求;目标管理的方法;熟悉合同价格变更的控制与管理;掌握合同价格调整的影响对工程目标的综合分析与对应措施,合同对工程支付的管理方式要求及程序;熟悉合同的损害赔偿;掌握合同的缺陷责任。

3)教学重点和难点:工程合同实施阶段的重要条款分析;目标管理的方法;合同价格变更的控制与管理;合同价格调整的影响对工程目标的综合分析与对应措施;掌握合同的缺陷责任。

4)课堂教学学时:8学时

单元6: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

1)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工程合同争议的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掌握替代性争议解决(ADR)技术的应用。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了解工程合同争议产生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掌握争议解决的方式及特点;了解工程争端裁决委员会;掌握替代性争议解决技术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争议解决的方式及特点;掌握替代性争议解决技术应用。

4)课堂教学学时:2学时

单元7:工程索赔管理

1)教学目标和要求:熟悉工程索赔的程序;掌握工期索赔管理;掌握费用索赔管理。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熟悉工程索赔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原因,工程索赔的基本方法与程序;掌握工期索赔管理,掌握费用索赔。

3)教学重点和难点:索赔的依据;发生问题时可以索赔目标的确定。

4)课堂教学学时:4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工程合同体系

ü

ü




2

工程合同总体策划

ü

ü




3

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管理

ü





4

工程合同订立阶段的管理

ü

ü




5

工程合同履行阶段的合同管理

ü





6

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

ü





7

工程索赔管理

ü

ü




(二)教学安排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第一篇工程合同体系

5

讲授

2

第二篇工程合同总体策划

3

讲授

3

第三篇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管理

3

讲授

4

第四篇工程合同订立阶段的管理

3

讲授

5

第五篇工程合同履行阶段的合同管理

8

讲授

6

第六篇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

2

讲授

7

第七篇工程索赔管理

4

讲授

合计

2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闭卷考试,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第一篇工程合同体系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第二篇工程合同总体策划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第三篇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管理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第四篇工程合同订立阶段的管理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第五篇工程合同履行阶段的合同管理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第六篇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第七篇工程索赔管理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方俊,胡向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施工组织 课程代码:EM6319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 1.5

学时:28(其中:理论学时:28,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1)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2)本课程研究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一般规律与要求,是一门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

3)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组织问题的初步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从事一般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和方案设计。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 理论掌握

1)建筑施工组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建筑施工组织的概念、分类及主要内容;施工组织方式的分类及优缺点,流水施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网络进度计划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建筑施工组织方案的比选和决策:砌体结构建筑施工组织方案比选,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组织方案比选,钢结构建筑施工组织方案比选等决策能力的培养。

2.实践能力

1)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写;

2)具有工程问题发现和工程问题解决的能力;

3)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

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

指标点的达成度

1

建筑施工组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并能够具体的工程运用

熟悉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95%

2

建筑施工组织方案比选和决策

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熟悉解决建筑施工组织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95%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单元1:施工组织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特点及基本建设程序,熟悉建设项目的组成,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一般程序;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要求:(1)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2)熟悉建筑施工组织的原则。(3)熟悉建筑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4)熟悉建设项目的组成及其施工程序。(5)熟悉施工准备的分类及其内容。(6)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类型、作用及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设项目的组成及其施工程序;施工准备的分类及其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1.1概述

1.2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1.3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4组织施工的原则

复习与作业要求:(1)基本建设程序分为哪几个步骤?(2)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3)施工组织设计分为哪些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考核知识点:建设项目的组成及其施工程序;施工准备的分类及其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辅助教学活动:借助教育网查询与建筑施工组织相关的国家规范并阅读其内容,同时学会查询数据库的中外文献。

单元2:流水施工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流水施工的特点,掌握流水施工基本参数的概念,熟悉流水施工参数的确定方法,掌握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与方法。

要求: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与确定方法;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分别流水的特点及其组织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流水参数的概念与确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2.1施工组织的三种方式及流水施工的概念

2.2流水施工的参数

2.3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2.4应用案例

复习与作业要求:流水施工参数有哪些?如何确定?比较全等节拍、成倍节拍和分别流水的组织条件与特点。

考核知识点:流水参数的概念与确定。

辅助教学活动:借助网络查询流水施工的相关内容。

单元3:网络计划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与概念;掌握双代号、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和方法,掌握时间参数的意义与计算;了解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其参数确定方法;了解搭接网络计划的计算方法及网络计划的优化原理与步骤;能够绘制和使用一般工程的网络计划。

要求:(1)熟悉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2)掌握双代号、单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制与时间参数的计算。(3)掌握时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及其关键线路的确定。

教学重点和难点:时间参数的确定;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讲授。

3.1网络计划的一般概念

3.2双代号网络计划

3.3单代号网络计划

3.4双代号时标网络时标计划

3.5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3.6网络计划的优化

3.7应用案例

复习与作业要求:

1)什么是关键线路和关键作业?

2)工作和虚工作有什么区别?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有何作用?

3)如何判定并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及各工作的时间参数。

考核知识点:虚工作的特点及作用;时间参数的计算。

辅助教学活动:借助网络查询网络计划的相关内容。

单元4: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工程概况编制的要求和内容;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施工部署的内容;掌握确定施工展开程序、施工顺序、流向的原则;掌握选择施工方法和机械的内容和要求;掌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及现场布置的步骤、原则和方法;了解资源编制的目的、方法;能编制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要求:(1)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与编制程序。(2)掌握施工部署、进度计划的编制。3)掌握不同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方法和主要内容。(4)熟悉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不同结构形式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与程序;现场平面布置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4.1概述

4.2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

4.3施工计划的编制

4.4施工平面布置

4.5施工管理计划与技术经济指标

复习与作业要求: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内容。

考核知识点: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内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辅助教学活动:网上检索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注意事项。

单元5:施工组织总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作用、编制程序和依据;熟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掌握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掌握临时用水、用电的计算方法;了解总进度计划及总平面图编制的内容与方法。

要求:1)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2)掌握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总进度计划的编制的步骤、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施工部署和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建筑施工组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ü

ü




2

建筑施工组织方案比选和决策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28学时,其中:讲授28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1施工组织概论

4

讲授/案例讨论

2

2 流水施工方法

8

讲授/案例讨论

3

3 网络计划技术

10

讲授/案例讨论

4

4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讲授

5

5 施工组织总设计

3

讲授/案例讨论

合计

28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闭卷考试,成绩占比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建筑施工组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2. 建筑施工组织方案比选和决策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施工组织,穆静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课程代码:301091904A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 2

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36 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管理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的重要的专业必修学科基础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会计观念与会计意识,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 理论掌握

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会计学的理论前沿和国际惯例,对会计原理有基本的认知。

2)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等式等基本原理分析处理交易事项,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和价值观。

2. 实践能力培养

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提高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

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会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能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分析会计领域的基本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认知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

30%

2

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能够基于会计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

应用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会计核算。

30%

3

运用会计等式等基本原理分析处理交易事项

能够应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分析、解决会计领域的基本问题。

能基于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处理会计事项分析实际问题。

20%

4

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和价值观

能够基于会计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和评价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秩序及经济利益关系人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能够理解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并就相关案例、当前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1)教学目标和要求

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方法体系以及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包括会计概念、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方法;教学难点为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可理解性、会计对象、会计假设。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授课。

1.1 会计产生和发展

1.2 会计对象

1.3 会计的目标和职能

1.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记账基础

1.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6 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循环

复习与作业要求:完成课后作业,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本章内容。

考核知识点:基本概念。

辅助教学活动:查阅参考书籍,上网检索相关知识内容。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能使学生掌握会计等式的原理,为后面学习复式记账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授课。

2.1 会计要素

2.2 会计等式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作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考核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辅助教学活动:查阅参考书籍,上网检索相关知识内容。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领会会计科目的含义和分类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层次,同时领会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领会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着重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等特点,明确平行登记的涵义要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会计分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授课。

3.1 会计科目

3.2 会计账户

3.3复式记账原理

3.4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作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考核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与课下学生自学相结合。

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筹资业务的核算,掌握供应、生产、销售业务应设置的主要账户及账务处理并灵活运用,了解财务成果的核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的核算、财务成果的核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授课。

4.1筹集资金过程主要交易与事项的核算

4.2供应过程主要交易与事项的核算

4.3生产过程主要交易与事项的核算

4.4 销售过程主要交易与事项的核算

4.5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掌握有关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工业企业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及利润形成和分配业务的会计核算。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讲授结合课下答疑。

第五章会计凭证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会计凭证的含义和种类、领会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的重要意义、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教学重点和难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与填写凭证实践相结合。

5.1会计凭证概述

5.2原始凭证

5.3记账凭证

5.4会计凭证的传递、整理、保管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作业和课堂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凭证的审核和填制。

考核知识点:会计凭证的审核和填制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授课结合业务实例。

第六章会计账簿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领会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及其格式,掌握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账簿的登记依据、基本要求、方法及期末结账的方法,领会登记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及更正错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账簿的登记依据、基本要求、方法,期末结账的方法和错账更正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与登记账簿实践相结合。

6.1会计账簿概述

6.2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6.3 账簿的登记规则与错账更正

6.4 对账与结账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考核知识点:账簿的设置和登记;错账更正的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授课结合业务实例。

第七章财产清查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领会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初步掌握财产清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财产清查的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7.1财产清查概述

7.2财产清查的内容方法

7.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复习与作业要求:通过适量的作业,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账产清查的处理方法。

考核知识点:账产清查的处理方法。

辅助教学活动:课堂授课结合业务实例。

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理论讲授。

8.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8.2 资产负债表

8.3 利润表

8.4 现金流量表

8.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复习与作业要求:完成课后作业,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本章内容。

考核知识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辅助教学活动:查阅参考书籍,上网检索相关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课堂教学学时 36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案例分析

1

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会计学的理论前沿和国际惯例,对会计原理有基本的认知。

ü

ü

ü



2

使学生能够能基于会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务报表编制等实际业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ü

ü

ü



3

运用会计等式等基本原理和会计核算方法初步分析处理交易事项,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ü

ü




4

了解会计法规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国际会计惯例,了解会计学的理论前沿和国际发展趋势,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第一章总论

4

讲授、讨论

2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6

讲授、讨论、作业

3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4

讲授、讨论、作业

4

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10

讲授、作业

5

第五章会计凭证

3

讲授、讨论

6

第六章会计账簿

3

讲授、作业

7

第七章财产清查

2

讲授、作业

8

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

4

讲授、案例分析

合计

36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闭卷考试,成绩占比60%;平时作业,成绩占4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会计学的理论前沿和国际管理,对会计原理有基本的认知。

考试/60%

课程相关知识点掌握程度

考试卷面成绩

课后作业/40%

平时作业

作业正确率

2、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考试/60%

课程相关知识点掌握程度

考试卷面成绩

课后作业/40%

平时作业

作业正确率

3、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等式等基本原理分析处理交易事项,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考试/60%

课程相关知识点掌握程度

考试卷面成绩

课后作业/40%

平时作业

作业正确率

4、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考试/60%

课程相关知识点掌握程度

考试卷面成绩

课后作业/40%

平时作业

作业正确率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朱小平等,初级会计学(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秦海敏等,河南工业大学基础会计学课程组主讲教师,基础会计学(十二五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规划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2016年第3版,2019第四次修订印刷)。

(二)其他参考资料

[1]陈国辉,基础会计(第六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2]葛家澍,会计学导论(第2版),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3]刘峰等,会计学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代码:EM8511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 14

学时:14周(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4周)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与计价招标与投标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对学生四年所学全部知识的一次综合检验,训练学生把有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为社会服务。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面训练,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较全面素养和能力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编制招投标文件、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编制施工图预算等。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样表)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

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问题发现

接收和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基础问题。

识别和表达各种问题。

90%

2

探索解决方案

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给出可行解决方案。

掌握计算过程。

90%

3

社会责任能力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90%

4

沟通交流能力

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

具有组织沟通能力。

90%

5

执行与领导能力

有强健的体格和素质,具有执行力。

具有组织领导小团体的能力。

90%

6

法治道德素养

遵纪守法、乐于奉献,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工程合同法律意识,具有企业社会责任。

90%

7

竞争合作素养

胸怀宽广、谦虚谨慎、包容他人,具有公平竞争意识。

具有工程参与方竞争合作意识。

90%

8

个人形象素养

讲究礼仪、形象正派,举止得体、气质高雅、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讲究答辩礼仪。

90%

9

社会责任素养

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爱护环境,敬畏自然。

关注工程建设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有应对方案。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主要由指导教师完成。

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准备

课题材料是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础,指导教师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计划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课题,用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选题准确、新颖、具有实践针对性,最好结合指导教师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来做。也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课题,报指导教师批准后再行开题。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请表

指导教师在第七个学期填写选题申请表,选题申请表应写明该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并明确写作该题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院学术委员会审定后下发给个人,作为指导教师命题依据。指导教师应提出八个或者多于八个的选题申请,经批准后由学生参与选题。学生一经选定原则不再变更题目。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该任务书应全面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意义、作用、要求,主要工作原则、依据与方法,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进度安排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发给学生。

4)组织工作准备

由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制订各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完成,圆满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目的。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动员

主要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面安排与要求做集中讲解,使学生明确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应完成的任务及要求,明白主要的工作方法与程序等内容。关键是在一开始就为学生树立工作目标,传授工作方法及经验,明确工作程序,理清工作思路,为后继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

(三)学生提交开题报告

无论是自选课题还是指定课题,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两到三周的时间内,学生就要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反映学生对课题的领会程度,阐明选题的意义及课题工作的主要思路,建立论文工作的主要程序,明确每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地计划安排。

(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学生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1-2天内提交自己的工作计划或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对该计划内容提出指导意见。工作计划一旦被批准,应照此执行。在毕业设计(论文)进展过程中,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两次都应到场指导,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通过指导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督促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的任务。

(五)毕业设计(论文)评阅

毕业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对论文的写作质量进行评阅。

(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答辩,答辩的具体事宜由年度答辩委员会安排。

(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

具体评价方法和标准应在毕业设计(论文)计划书中事先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3天内,由指导教师把正式成绩报到学院,按教学管理程序完成备案。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问题发现




ü


2

探索解决方案




ü


3

社会责任能力




ü


4

沟通交流能力




ü


5

执行与领导能力




ü


6

法治道德素养




ü


7

竞争合作素养




ü


8

个人形象素养




ü


9

社会责任素养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周,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动员

1

实验

2

学生提交开题报告

1

实验

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10

实验

4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

1

实验

5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1

实验

合计

14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具体评价方法和标准应在毕业设计(论文)计划书中事先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3天内,由指导教师把正式成绩报到学院,按教学管理程序完成备案。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论文成绩与答辩成绩相结合,论文成绩占70%,答辩成绩占30%。其中论文成绩又由指导教师成绩50%和评阅教师成绩20%组成。

本专业根据答辩成绩进行末尾审核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北京,2008

(2) 陈建国主编. 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3) 北京广联达慧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量清单专家顾问委员会。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投标报价.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七、其他(可选)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因此做好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项目成败的先决条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核心文件,具有相当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

本毕业设计是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通过设计,主要是使学生系统熟悉和掌握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体系、操作程序、方法和技能等,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有关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该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拟建项目在市场上、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建设的市场必要性和可能性、技术上可行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判断依据。分析过程主要包括:(1)市场调研,对国家及郑州市房地产市场状况进行调研,并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并根据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市场预测。(2)项目定位,根据市场调研,完成对项目的物业类型、目标市场、价格等的定位。(3)设计项目规划方案,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绘制初步方案规划图。(4)安排项目开发进度,绘制横道图,编制租售计划表和拟定营销方案;(5)进行项目的投资估算和基础数据的测算,安排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计划,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完成经济评价。(6)进行风险分析评价。(7)提出项目研究结论。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研究内容与要求

1)准备阶段

接收毕业设计任务,熟悉毕业实习、设计(论文)任务书,查阅有关书籍,收集有关资料,拟定市场调查方案(调查方式、内容、路线等)和建设条件调查方案。调查方案要切实可行,且能达到获取所需核心信息的目的。

2)市场分析与预测

按照拟定的调查方案实施全面的调查,包括收集反映房地产市场宏观形势的资料,调查郑州市房地产市场有关居住、写字楼和商业物业的供求、位置、结构、租售比例、租售价格、空置率等状况,考察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状况和项目建设的资源供给及外部协作条件等。该阶段的工作要尽可能全面细致、深入实际,力争获取到有助于开展项目可研所需的直接和间接信息。同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有关数据作必要的统计分析和预测,预测2020年的最可行与最可能的价格。该章节中,注重数据和图表的使用。

3)项目定位

根据地块自然条件和周边条件,以及对郑州市及该区域房地产市场市场调研分析、当地消费者需求分析和当地发展规划分析,进行项目初步定位(物业类型、档次、目标市场、价格等)。要求论证要有理有据,不能前后矛盾,并有书面的研究成果。该地块要求。

4)规划方案设计

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以及项目用地状况、开发商设想和有关城市规划的要求等,提出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案,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绘制初步方案规划图。

项目的开发建设方案应包括周边环境条件、按比例绘制总平面图,楼层平面图和单元平面图并三维建模,说明建筑结构方案、总图和公用辅助工程设计要点,海绵城市设计要点,测算水电暖气总用量,提出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建议和景观绿化设计方案、道路交通与地下车库方案,并计算总户数、车位配比、总面积(居住、商业和公用部分分开)、容积率和绿化率等参数。

该阶段的成果要求要客观、科学,要突出项目的特色,要能体现设计方案的先进、适用性和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并符合《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项目开发进度安排

对拟开发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进度进行安排,并绘制项目实施的进度横道图。

6)营销方案

根据项目的定位,进行物业价格定位。对拟开发项目实施进度进行安排;通过开发商,广告公司和新闻媒体机构等,收集有关信息,拟定营销方案(营销方式、手段、周期和频度,租售进度,比例,资金回笼计划等)。

7)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在完成以上阶段的基础上,可采用单元估算法、单位指标估算法、工程量近似匡算法、概算指标法等进行开发项目投资估算,拟定融资方案,并安排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计划。银行的借款利率要根据调研,并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利率进行确定。
 
注意:投资估算各项费用的项目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本人所选项目情况确定,格式也可多样化,尽量详细罗列各投资成本要素。

8)财务评价

测算和选取项目基础数据、参数,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进行财务评价。具体要求是,基础数据的测算合理,参数选取合理并符合相关规定;根据项目的进度合理选取项目的计息期;财务报表编制规范,评价指标计算正确,财务评价客观实际。
 
注意: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基准收益率可以资金成本和机会成为基础,综合考虑投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资金限制等影响因素。

9)风险与不确定分析
 
选取销售价格、土地费用、建安工程费、融资比例等不确定因素进行该项目的敏感性分析,并进行临界点分析;在识别拟开发项目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可采用蒙特卡洛分析、概率树分析等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对策。风险分析要能较好地说明项目的风险状况。

10)结论:对各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11)编写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文献检索要求:

1)要求从网上检索不少于10篇与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

2)阅读3-5篇房地产行性研究报告。

3)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房地产项目的有关法规、规划限制、收费标准等。

4)有关统计年鉴及房地产相关报纸、期刊、网站的相关信息和市场供需资料。

3工作要求

1)毕业论文工作主要有文献检索、实地调查、资料整理、论文写作、初稿完成、修改、定稿、准备答辩、毕业答辩等阶段,具体要求按照《土木建筑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要求进行。

2)在设计进行过程中,要定期和不定期与指导教师沟通,汇报设计进展情况,

3)设计要求:

A.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查,保留原始调查表,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计算;

B.计算依据:其采用的技术参数按所选项目所在城市的相关规定进行;

C.资料充实、数据准确、论证充分、有自己的观点和建设性意见或结论;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表、实物样品等〕:

1翻译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将1.2万以上外文字符译成汉语不少于3000以上),应有书面成果;

2共同拟定调查方案,设计消费者调查问卷,问卷发放不少于50份,独立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对项目周边物业(要求不得少于5个)进行调研,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拟建物业初步定位(物业类型、目标市场、价格等)。

3设计项目规划方案,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绘制初步方案规划图;开发建设方案应包括周边环境条件、按比例绘制总平面图,楼层平面图和单元平面图并三维建模,说明建筑结构方案、总图和公用辅助工程设计要点,海绵城市设计要点,测算水电暖气总用量,提出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建议和景观绿化设计方案、道路交通与地下车库方案,并计算总户数、车位配比、总面积(居住、商业和公用部分分开)、容积率和绿化率等参数。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消防等内容中应包含有定量计算指标。

4投资和融资章节应包括采用估算法、概算法测算的项目建设总投资以及各工程子项投资,资金筹措和年度使用、回收计划。各工程子项的概算指标应说明取值依据。

5工期计划的重点是建设单位各个工程子项构成,并以政府颁发的证章照为基础进行表述。应以国家工期定额为基础,计算工期。

6销售方案中应明确周边项目的水平(可附招标)、价格,并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分析本项目的销售价格(包含车位、住宅和商业用房等),以及物业服务价格。

7财务评价应包括静态的资金回收计划,以及租赁房产的现金流量表等财务表格计算等,并计算盈亏平衡、销售量等参数。

8风险章节应包括项目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对策。部分学生可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风险。

9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是完整版本,应当包括总论、背景和必要性、市场分析、开发建设方案、节能节水、消防、劳动安全、环境保护、投资和融资、销售方案、财务评价和风险等章节以及必要的附图附表。

4.主要参考文献:

[1]开发商基本情况及对项目开发的设想、要求、期望,有关政府批文等;

[2]国家、河南省、郑州市有关部门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法规、规划限制、收费标准等;

[3]有关统计年鉴及房地产相关报纸、期刊、网站的相关信息和市场供需资料;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5]《工程经济学》,刘晓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

[7]《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编,中国物价出版社;

[8]《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编,中国物价出版社;

[9]《工程建设前期筹划》同济大学出版社;

[10]《房地产法规与案例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11]《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951日;

[12]《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案例》中国计划出版社;

[13]《房地产投资分析》(5),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4]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起始:20200110

截止:20200524

0110~0216日:准备阶段、理解课题。

0217~0223日:资料收集,拟定调查方案,设计书面调查问卷实施全面调查。

0224~0315日:继续进行市场调研,并统计分析有关数据,进行项目初步定位。完成项目市场分析部分和翻译外文文献。

0316~0329日:设计项目规划方案,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绘制方案规划图;完成可研报告方案规划设计部分。

0330~0405日:安排项目开发进度,绘制横道图,编制租售计划,拟定营销方案。

0406~0419日:投资估算,拟定筹资方案,进行财务评价,进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盈亏、敏感性和概率分析)。

0420~0503日: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稿,完成初稿。

0504~0524日:二稿、三稿的完成,确定终稿、装订、答辩。

所在系(教研室)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院(部)学术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毕业实习 课程代码:EM8510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本科 学分:2

学时:2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工程管理类相关课程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目标

毕业实习是工程管理本科生四年培养的最后实践环节。它是将前七学期中学习的理论综合地应用于实践中,为即将毕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准备;同时,也为毕业论文撰写收集资料,增添研究课题的实际知识,具体目标为:

1)为毕业论文撰写收集资料,增添研究课题的感性知识。

2)应用所学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从事某一方面的工程管理实践工作。

3)见习未来将就业的具体工程管理或建设过程管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实习内容:

实习的内容为下列任一具体内容:

1)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

2)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发包与招投标

4)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

5)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与施工管理

6)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管理

7)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8)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

9)工程建设项目的收尾工作与后评价

10)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

11)房地产开发项目

12)房地产政府管理

13)城市房屋拆迁

14)物业管理

15)项目融资工作

16)城镇建设与规划管理

17)建筑节能与建筑环保

18)毕业论文所涉及到的其他工作

2)实习要求

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应在实践单位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具体参加有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参照本大纲的要求,全面地完成毕业实习工作。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1)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和指导人布置生产实习和调研工作;

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工作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

3)对组织的专业参观,专业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4)实习结束前写好< 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

5)对实习指导教师和指导人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

3)实习模式

实习的形式与方法:同学到实习单位实习的方式,可以由指导教师安排,也可以直接到即将就业的企业实习,由实习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指导, 学生单个实习。

实习的时间安排:第8学期的前四周之内,也可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机动实习。

实习的内容分配:采用一加一模式,一加一的模式系指进行文献资料作业一周,重点学习与本专业、本论文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形势、基础资料等;进行单位实习一周,运用工程管理知识到实践中去,解决某个问题并同时进行行业实践现状的了解、毕业论文资料的搜集和实习单位的基本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学习。

实习结束后,同学编写一份实习总结,对实习的内容、所做的工作、实习收获作一个全面的总结。

三、实习的学时分配

1)文献作业:1周。

2)单位实习:1周。

四、实习成绩评定

毕业实习的考核与成绩评定由指导老师对实习考核和实习总结进行评定, 根据完成实习的情况评定成绩等级。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以及考查时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考查成绩。无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者,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按不及格计。

等级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1)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好,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质量高、全面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专题作业质量较高及有合理化建议;答辩好。成绩为优。

2)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好,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有一定质量,全面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能完成专题作业;答辩较好。成绩为良。

3)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质量一般,能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答辩一般。成绩为中。

4)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病假不超过一周;基本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完成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答辩一般,成绩为及格。

5)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不合格;或实习期间表现不好,有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或病假超过一周者,成绩为不及格。

五、主要参考资料

学生毕业实习之前, 领到一份毕业实习指导书, 该指导书包括毕业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安排、实习的要求。

毕业实习主要参考资料:

[1]成虎, 工程项目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2]谭大璐主编,工程估价[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8

[3]李世蓉,土木工程施工[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8

[4]教材编委会,工程建设监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6

[5]刘晓君等,工程经济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8

[6]王宁,城镇规划和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9.4

[7]刘红玉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社, 2009.8

[8]合佘立中,同法与合同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1

[9]朱宏亮主编,建筑法规[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3

[10]李必瑜,房屋建筑学[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7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作用

毕业实习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是本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研究训练,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问题及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学生的素质、工程的思维方法的一种综合性检验,为将要撰写的毕业论文奠定重要的基础,也是直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份综合考试试卷。

本专业毕业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建筑行业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直接参与(进行)科研活动、科研文献和资料的调研,对研究工作以及相关的研究结果分析、综合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毕业实习的主要准备、要求和内容

毕业实习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实习准备工作,指导教师的职责,动员工作,学生的要求,成绩考核规定等。

1)实习准备

毕业实习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教师带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教师巡回检查等方式进行;按教学计划的要求,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实习方式、实习内容、实习要求、成绩考核等内容;按本科培养目标要求所编写的实习大纲与实习前发给师生手中。

认真选择实习地点,选择实习场所应注意事项:专业基本对口,能满足实习大纲要求;就地就近,相对稳定;选择管理先进、对学生实习较重视的场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便于安排食宿。

实习前明确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进行实习动员,讲明目的、意义和要求,宣布纪律、进行安全教育,且组织讨论,实习后又进行认真有效的总结工作。

2)实习要求

1)对实习所在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组织管理体制、生产或事务的运作机制从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角度有比较全面的概貌了解。

2)了解实习所在的企事业单位如何科学的采用先进专业技术和先进专业管理体制。

3)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在生产或事业的运作中的科学的方法、作用和职责,广泛地接触他们,从他们身上学习踏实优良的品质和作风。

4)掌握所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5)通过实习,学会观察,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整理报告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懂得运用计算机、结合研究方向解决所研究问题的方法。

7)结合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报告或实习论文。

3)实习内容(应结合毕业论文)

1)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

2)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发包与招投标

4)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

5)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与施工管理

6)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管理

7)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8)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

9)工程建设项目的收尾工作与后评价

10)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

11)房地产开发项目

12)房地产政府管理

13)城市房屋拆迁

14)物业管理

15)项目融资工作

16)城镇建设与规划管理

17)建筑节能与建筑环保

18)毕业论文所涉及到的其他工作

三、毕业实习(设计)指导教师的条件和职责

毕业实习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位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实习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1)指导教师的条件

1)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

2)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的其他专业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

2)指导教师的职责

1)实习前提前导所在实习地点熟悉情况,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拟定实习计划,做好准备;

2)讲授实习大纲,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3)实习过程中,加强指导,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引导(指导)学生面向实际。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布置相应的作业,且及时的检查和督促;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和安全。合理安排时间,重视劳动教育,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

5)对在实习过程中违反纪律等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极差者及时处理直至停止其实习,且向上级报告;

6)定期向实习单位领导汇报实习情况,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7)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认真作好学生的考核和实习总结工作,且将其材料报告学院教学办;

8)负责集中实习的开支、食宿及学生安全等事项的落实。

四、对毕业实习的学生要求

1)分散实习的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后,应及时与实习指导教师取得联系,且接受指导;

2)按实习大纲、实习计划的要求和规定,严肃认真地完成任务,重视向实际学习,按时完成实习作业,且写好实习报告;

3)实习过程中要安排好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且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

4)实习过程中学生应主动逐日记实习日记;

5)实习过程中,应配合学院的巡回指导教师检查分散学生的实习的情况;

6)加强纪律性,严格遵守河南工业大学的实习有关规定;

7)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做出实习鉴定,且加盖实习单位公章。

五、实习方式及实习时间

1)现场调研与实践

1)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带队到现场调研。

2)现场实习与实践。

2)实习时间

实习的总时间为 2 周。

六、实习成绩考核

1)优秀: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好,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质量高、全面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

2)良好: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好,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有一定质量,全面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

3)中等: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质量一般,能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

4)及格: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病假不超过一周;基本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完成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

5)不及格: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不合格,或实习期间表现不好,有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认识实习 课程代码:EM3501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本科 学分:1

学时:1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工程管理类相关课程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版本:2016

一、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四年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认识实习能较全面地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特点、类型及结构特征,掌握专业的生产特征,增强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补充理论教学难以传授的知识,收集多种多样和工业与民用建筑有关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认识实习要求学生能对本专业的特点有较深刻的理解,对现场施工和技术有较具体的认识,并按照相关要求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1)实习内容

1)认真听取并记录有关技术人员所作的技术报告。如参观项目或工地的名称、地点、用途、重要性,总的要求和总的说明等。

2)记录各实习项目的建筑及结构特征,如建筑类型,各种类型的结构特征等。

3)目测建筑工地范围大小、周围建筑、道路、地段环境,各建筑物与道路、地段环境的关系。

4)草绘各建筑物平、立、剖面图、结构图、屋架图、楼梯、门窗及房屋细部构造等。

2)实习要求

1)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令。

2)严格遵守实习工地的劳动纪律和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实习指导人的安排。

3)遵守实习现场和工地的安全规定,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所穿鞋子应符合不易被扎破、行走平稳的要求;女生不得穿裙子和穿高跟鞋,不得相互嬉笑打闹。

4)严格遵守学生守则讲文明、讲礼貌,虚心向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爱护工地的设备、器材和施工材料。

5)在实习现场做笔记或绘制草图时,必须首先确保所处位置绝对安全。

6)严格考勤制度,不迟到、早退、旷工。实习期间一律不得无故请假。病假条须有医院证明材料。

三、实习模式

认识实习一般设在郑州市,由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与指导。

四、实习学时分配

实习时间共一周,其中包括实习动员、具体实习过程、整理资料和撰写报告。

五、实习成绩评定

认识实习总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实习纪律(态度)占20分,实习安全占20分,实习日记占20分,实习报告占40分。总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1)认识实习纪律(态度)评分依据:是否遵守学校及参观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遵守学生守则,讲文明礼貌;是否虚心向工人、技术人员学习;是否遵守考勤制度;是否与学校同学搞好团结,不打架斗殴。

2)实习安全评分依据:是否熟悉工地及参观单位的安全须知;是否按要求佩戴安全帽进入工地现场;衣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进入工地现场是否嬉笑打闹;是否做到无事故发生。

3)实习日记评分依据:记录内容及了解所参观内容深度是否达到实习要求。

4)实习报告评分依据:实习报告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书写是否认真、工整;是否突出重点;有无独到之处。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进行的专业实习。通过对在建和已建成工程项目的参观,聆听专家和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在学习各专业课之前,对建筑工程有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了解,为今后在学习专业课时理论联系实际,学好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建筑部分:了解建筑平面与建筑功能的关系;了解建筑物的层数与使用要求及土地利用的关系;了解立面的设计及处理手法、立面效果与装修标准;了解建筑物的交通联系。

2)结构部分: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结构形式(包括砖混结构、钢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排架结构等),初步了解各种结构的适用性和主要特点,初步了解梁、柱、板、楼梯等构件的结构特点和钢筋布置方式等;了解节点构造等。

3)施工部分:了解常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现场布置以及施工组织等。

4)实习成果资料:每天写一篇实习日记,实习结束时完成认识实习总结报告一篇。

二、实习内容

在整个认识实习过程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在认识实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

1)初步了解建筑平面及建筑功能的关系、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关系、建筑体型与立面以及建筑构造。要求参观12个已建好的建筑物。

2)了解常用的建筑结构型式(包括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 ,初步了解各种结构的适用性和主要特点,了解各主要构件(梁、柱、墙、板)的结构构造。要求对每一种结构形式参观一个工程实例。

3)了解常用建筑材料(钢材、水泥、砂、石、砖等)的主要性能,初步了解主要建材性能的检验方法和合格评定。

4)了解施工图的构成(包括建施、结施、水施、设施、电施等),初步了解各专业施工图主要表示的内容,并应对施工图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看一套施工图。

5)了解施工组织和常用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熟悉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要求参观12个典型的在建项目施工现场。

三、实习组织安排

认识实习由工程管理系负责组织和实施。

1)实习方式

实习采用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的方式,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集中参观和听取相关讲座。

2)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一般在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选择多种有代表性的施工工地和建筑工程,包括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等结构型式,构筑物工程等。

3)实习组织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实习方式,每个行政班安排一名老师带队指导。

四、实习时间安排

认识实习安排在学期中的一周时间。具体日程安排:

1)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半天;

2)已建成的建筑参观实习一天;

3)观看专业录像半天;

4)排架结构建筑参观实习一天;

5)在建的高层建筑工地参观实习一天;

6)工业建筑或构筑物参观实习一天。

五、实习日记及实习总结报告要求

1)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应详细记录当天的实习情况,它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也是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应该每天认真记录当天的实习情况,具体应做到:

1)日记中应详细记录当天的实习内容、心得体会以及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与看法。

2)根据每天的实习情况,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包括听讲座情况。

2)实习总结报告

认识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根据认识实习指导书的基本要求,对实习全过程进行认真的总结回顾,并写出完整的书面报告,实习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实习概况:包括实习时间、地点、实习单位以及参观学习的工程或单位的基本情况;

2)主要实习内容;

3)心得体会、建议;

4)实习总结报告力求图文并茂,总字数不少于3000字。

3)书写要求

实习日记及实习总结报告采用电脑打印,于实习结束后一周内由班长收齐交给指导老师。

六、考核办法

根据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日记与实习总结报告的质量等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实习成绩。

七、注意事项

1)实习学生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服从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挥,进入实习工地一律戴安全帽。

2)遵守实习期间的作息时间,不得无故缺勤、迟到和早退。实习期间一律不准请事假,特殊情况要取得实习指导教师和学院的同意。病假要有医生证明。

3)在施工现场参观时,要听从工程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安排,要注意头上、脚下,要跟随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不得擅自离开实习现场。

4)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现场安全,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禁触摸危险及不清楚之处。

5)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重工地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的劳动。

6)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要坚持原则,不准搞任何不正之风。

7)实习着装要整齐、简朴,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拖鞋,不得吃零食和抽烟,女学生不要穿裙子和高跟鞋。

8)发现问题请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不要自行处理。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产实习 课程代码:EM7508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本科 学分:4

学时:四周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施工类相关课程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实践能力训练模块),通过该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并在实际工程中加以灵活运用,解决工程管理中的技术、经济、组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增强自身的人文技能、技术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2)通过施工与项目管理实习,学习生产技术知识、施工与项目管理知识和技术经济分析知识,了解建筑产品生产活动的特点及生产过程,增强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技术、管理人员相结合,参加一定的专业劳动,学习生产与管理技能。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

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

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验证、巩固深化所学施工理论知识

接收、发现、识别和表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基础问题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工程等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主要施工机具以及质量要求等

50%

2

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的实际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对现场实际问题给出可行解决方案

了解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项目质量、成本控制、进度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能够参与其中一两项工作,给出自己的建议。

60%

3

树立学生的团队协作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组织领导小型团体的能力

与实习工地技术、管理人员相结合,参加一定的专业劳动,学习生产与管理技能

6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参加班组生产,了解具体的施工作业技术

1.1砌筑作业

1.1.1了解砖瓦抹灰工操作规程、砌筑规则;

1.1.2皮数杆的作用及其绘制;

1.1.3砖、砂浆、砌体的标号及其相互关系,砌体施工验收规程;

1.1.4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区别及其制备;

1.1.5作业小组的组成及分工、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1.1.6砌筑用脚手架,可砌高度、砌体分层分段流水施工组织,砌筑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1.1.7抹灰工程种类、工艺、质量标准、各种饰面材料的选用。

1.2木作业

1.2.1了解木材加工工艺,车间加工机械的种类及布置;

1.2.2各种结构模板构造、支模方法、模板配制;

1.2.3模板安排及质量控制、模板拆除、维修及周转;

1.2.4木工翻样放线;

1.2.5木材的综合利用及节约途径。

1.3钢筋作业

1.3.1钢筋验收、质量管理;

1.3.2钢筋加工工艺、车间平面布置;

1.3.3钢筋配料、代换及节约途径;

1.3.4先张法、后张法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技术措施;

1.3.5钢筋绑扎、安装、验收及隐蔽工程记录。

1.4混凝土作业

1.4.1混凝土的制备、掺合料,外加剂的应用;

1.4.2混凝土运输方法及质量、技术措施;

1.4.3混凝土的浇灌、捣实、养护方法及质量技术措施;

1.4.4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

1.4.5伸缩缝、沉降缝的构造;

1.4.6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1.4.7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

1.5起重吊装作业

1.5.1常用的吊具、受力及设计;

1.5.2构件的运输工具、运输方法及运输工作的组织;

1.5.3结构吊装前构件的检查、弹线、拼装及加固;

1.5.4结构构件的吊装方法;

1.5.5单层工业厂房及多层房屋的结构吊装方法;

1.5.6结构吊装工作的组织(机械的选择、吊车的开行路线和吊装顺序、构件的平面布置);

1.5.7吊装工程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1.5.8脚手架用材料规格、质量、性能和用途;

1.5.9脚手架、井架、卷扬机架子、挑架子的搭、拆程序和方法;

1.5.10安全网的架设及应用。

2在工地技术人员指导下,参与部分生产、管理工作

2.1房屋、构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控制标高的工作;

2.2校核施工图和进行钢筋翻样工作;

2.3根据施工图、填发材料、构件加工单,限额领料单,工程任务单;

2.4编制施工图预算;

2.5在施工现场协助技术干部具体负责施工技术和生产安排工作,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生产管理

3.1熟悉现场有关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责权利的划分;

3.2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了解项目总平面布置、施工准备、生产调度、各工种分工协作、总分包协调、工程交工验收等工作;

3.3了解项目现场机具、设备、各工种的组织管理工作;

3.4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制度及相应保证体系和措施;

3.5了解现场项目经理应协调的工作及方法。

4质量管理

4.1了解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设计变更制度和开展程序,规范、标准、规程的贯彻实施。

4.2各种材料、构件、设备的现场准入制度、见证取样制度和复验制度。

4.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技术保证体系的制定与落实。

4.4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中间验收制度及质量评定办法。

4.5数理统计方法及技术、经济、组织、合同措施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4.6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及QC小组的运行情况及贯标情况(ISO9000)。

4.7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5进度管理

5.1项目总进度控制计划及分部分项工程月旬作业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5.2施工程序、施工顺序、施工流向,各工种工作面安排、劳动组合和产量定额;

5.3工程形象进度的统计工作及实际进度前锋线的绘制;

5.4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跟踪与调整;

5.5计算机手段在进度控制中的运用,运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实现对资源的均衡配置;

5.6各项保证项目工期目标的技术、经济措施与手段。

6投资(成本)管理

6.1熟悉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的编制、成本、测算工作

6.2材料采购、入库及签发的台帐制度、工程任务单、限额领料单制度;

6.3月、旬工作量统计报表的编制及进度款的申请与拨付程序;

6.4合同手段(索赔)、技经手段(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在实现项目成本控制中的运用;

6.7工程成本构成中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的控制办法;

6.6三大主材(钢材、木材、水泥)的采购、保管制度及节约措施。

7合同管理

7.1了解工程承包方式,合同文件的组成,熟悉《施工合同文本示范文本》的通用条件、专用条件,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

7.2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风险分析、预测、分散与组合、转移等)、索赔(反索赔)管理程序,工程签证制度,工程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制度;

7.3常见工程合同纠纷原因分析,合同纠纷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7.4监理工程师在合同管理中的作用;

7.5工程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8安全管理

8.1现场的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8.2现场的文明施工制度,可视化管理,5S管理制度执行和运行情况;

8.3了解安全操作流程,三宝、四口、五临边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8.4安全检查,三级安全教育的执行情况;

8.5安全考核与评比制度落实情况;

8.6防火、化学物处理情况。

9信息管理

9.1项目实施中各种信息(如:文件、签证、核定单、变更、纪要、合同文件、验收单、合格证、检验单、计划、通知、报表、复函等)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登记、签收制度;

9.2项目三方(业主、监理、施工)的信息流程、沟通渠道;

9.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情况;

9.4竣工文件备案制度;

9.5工程中的应用。

10.其他

10.1工地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培训状况;

10.2建筑垃圾管理的情况;

10.3劳务分包和组织,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2)实习要求

(一)实习中的安全要求

有关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是在总结了许多惨痛的经验教训后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每位学生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格遵守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具体做到:

1)实习开始时,首先熟悉工地的安全规定,并始终严格遵守;

2)每天上班必须携带安全帽,进入工地必须戴上安全帽;

3)上班时,女生不得穿裙子;

4)上班时所穿鞋子应符合不易被扎破、行走平稳的要求,不得穿高跟鞋;

5)进入工地后应认真实习,不得嘻笑打闹;

6)如果要在作业现场做笔记或绘制草图,必须首先确认所处位置绝对安全,并有另一人伴随了望方可进行;

7)上下班时,应注意避让往来车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二)实习中纪律要求

1)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令;

2)严格遵守工地的劳动纪律和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工地实习指导人的工作安排,工作要积极努力,认真负责;

3)严格遵守学生守则,讲文明、讲礼貌,虚心向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

4)爱护工地的设备、器材和施工材料;

5)搞好团结、友爱,严禁打架斗殴;

6)严格考勤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旷工。实习期间学生一律不得请事假。病假要有医院证明。实习结束前,不得提前离开实习单位,更不准擅自离开本地区外出游山玩水,否则从严处理。在实习期间,不准安排与实习无关的参观。病假超过一周者,成绩为不及格。规定在工地实习期间学生与工人的休息日一致,若工人不休息,则学生在星期日休息。

(三)实习日记的要求

实习日记是积累学习收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学生记好日记,提出下列几点要求:

1)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的情况、天气情况、各工种人员投入数量等;

2)认真记录心得体会以及发现的问题,并纪录解决方案或提出改进措施;

3)根据每天的工作情况,按照实习内容的要求,认真做好资料搜集、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积累工作;

(日记内容除文字外,要附有必要的插图和图表,图、表一律用直尺绘制

4)遇有参观时,应包括:

工程的详细情况或讲课(报告)内容。

参观的详细内容:施工方法、新技术应用、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造价,先进的项目管理方式等。

参观的心得体会和合理化建议。

实习日记应逐日记录,每天不得少于500字。

实习指导人和教师有权随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学生也应就实习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并记录到实习日记中。

(四)实习报告的要求

1)实习报告的内容:

实习结束前学生按要求对项目管理实习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包括:

实习工程的概况(绘制平、剖面图加以说明,总的工程概算,主要工种工程量,主要施工方法)以及管理机构组织系统等;

主要实习内容;

实习的心得体会,实习中发现的和教材不一致的地方,教材和教授授课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

对今后实习的建议以及有关问题的改进;

必要的图、表。

实习报告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它不但反映学生实习的深度和质量,而且也反映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实习报告应图文并茂,总字数不少于5000字。实习报告严禁抄写规范、抄写教材,实习报告中的图表一律用有刻度的工具绘制。

2)实习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实习报告的完整性;实习日记所收集的资料原则上都应在实习报告中有所反映,防止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倾向;

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避免把实习报告写成流水帐;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语言应简明,少用文学性的修饰词语;

注意用图示和表格说明问题;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应对实习中本人接触最多、感受最深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包括工艺原理和施工过程的描述、保证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措施、合同管理、成本控制措施、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等。个人的看法要求论点突出,论据充分、有说服力。

(3)实习模式

施工与项目管理实习主要是通过参加一定的生产实践达到实习的目的。实习期间,学生以一名基层技术干部的助手的身份,在实习指导人的安排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四、教学安排

本实习共4周,实习学时分配见实习计划安排。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根据提交实习手册、实习表现和答辩进行成绩平定,具体见成绩评定办法。

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1)实习成绩评定程序:

1)实习结束时,学生将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交实习指导人审阅,由其写出实习鉴定。实习指导人在学生离开工地前,将实习报告中需加盖公章处加盖公章后交由学生带回学校实习队部;

2)学生返校后,将实习报告等以组为单位交至实习队部;

3)实习队部在实习结束后两周内组织安排实习答辩,答辩成绩是实习成绩的组成部分;

4)施工与项目管理实习队部依据考勤、鉴定、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答辩等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并列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新补做。

2)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实习成绩先按照百分制计算,最后折合为五个评定登记。实习成绩的比例为实习日记30分,实习报告30分,实习答辩20分,考勤10分,实习鉴定10分。

1的标准为: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好,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质量高、全面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专题作业质量较高及有合理化建议;答辩好。

2的标准为: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好,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有一定质量,全面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能完成专题作业;答辩较好。

3的标准为: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全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质量一般,能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答辩一般。

4及格的标准为:实习期间能按时报到和结束,实习态度端正,实习认真,病假不超过一周;基本完成实习的内容要求,完成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答辩一般。

5不及格的标准为: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不合格;或实习期间表现不好,有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或病假超过一周者,成绩为不及格。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

[2]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二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彭圣浩《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应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柳春圃等建筑施工常用数据手册

[5]建筑施工实例应用手册(1-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施工手册(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指南侯兆新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指南徐有邻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评标准与施工规范对照手册(上、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新版验收规范实施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习》任务指导书

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施工与项目管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实习的目的如下:

1)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2)通过施工与项目管理实习,学习生产技术知识、施工与项目管理知识和技术经济分析知识,了解建筑产品生产活动的特点及生产过程,增强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3)参加一定的专业实践,学习生产与管理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实习的组织与领导

(一)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

生产实习领导小组负责本次实习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实习计划的审查与批准等工作。

实习领导小组人员名单见学院有关文件。

(二)成立生产实习队部

生产实习队部负责本次实习计划的拟定及贯彻实施、实习地点的审查与批准、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组织进行实习结束后的答辩工作和实习成绩的评定等工作。

三、实习安排

本级学生生产实习的时间20年月日~20年月日(即:20 ~20 学年第学期第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被安排在现场作外业,也可以被安排在室内作内业,但应以现场外业为主,内外业穿插进行。

四、实习的保证措施

实习期间,除学校负责做好各项有关工作、指导教师根据需要进行巡回检查外,聘任实习单位有关技术人员为我院名誉兼职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工地实习。具体内容如下:

1)检查学生在工地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工作表现和日常的考勤工作;

2)全面负责学生的工作安排和业务指导,提供有关的资料和图纸,并适当安排学生的工作安排和业务指导,提供有关的资料和图纸,并适当安排学生在本地区的其它建筑工地进行参观;

3)实习开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拟定全面的实习计划。实习期间应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4)协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生产;

5)实习结束时,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表现、任务完成情况、专题作业、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质量等,写出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语;

6)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或实习严重不负责任、不服从实习指导人安排、私自离开实习工地外出游山玩水等),请及时电告土木建筑学院(电话:0371-67756789)以便及时处理;

五、指导教师的职责

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科研能力,带领所指导学生圆满完成施工生产与项目管理实习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与所指导学生约定具体的联系、指导方式;

2)审查工地情况调查表,协助学生完成实习选点工作;

3)教书育人,管理学生,完成指导工作;

4)加强安全、纪律教育,确保实习圆满顺利完成;

5)根据需要进行巡回检查、指导;

6)批改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专题作业;

7)参加施工与项目管理实习答辩,确定学生实习成绩;

8)每周指导学生实习不得少于两次,并填写实习指导记录。

六、实习的各项要求

见教学大纲。

工程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施工组织情况、工程现场照片均是实习报告的有效组成部分。

七、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

见教学大纲。

八、实习内容

见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中规定学生的生产实习内容,并非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接触到上述各项工作内容。对每个同学来说,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只接触到上述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在计划安排上,可考虑现场和内业的轮换。以及考虑同学之间轮换参观相互实习工地,以弥补单一工地实习内容的不足。


 

《测量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测量实习 课程代码:EM3502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工程学分:2

学时:2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课

先修课程:工程测量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测量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课堂理论、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实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测量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提高观测、绘图、用图和放样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生能独立从事小区域的地形测量及一般工程测量工作,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测量方面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工程测量课程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到土木工程实践中,能熟练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进行小区域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能熟练运用全站仪进行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课程目标2:能够应用现代测量仪器解决土木工程中遇到的测量问题,能熟练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进行高程测设、角度测设、距离测设、坐标测设,会用GNSS进行坐标采集和测设。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校验

要求: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钢尺等常用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常用测量仪器工具的检校方法

2)导线的布设、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1)平面控制

要求:布置并测量一条闭合或附合导线作为平面控制;用经纬仪测量各转折角(内角),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其边长。

2)高程控制

要求:用四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再用五等水准测量引测各导线点的高程;

3)地形测量

要求:用全站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每小组完成20cm×40cm图幅的11000)地形图一幅,经过拼接、整饰,交付一张合格的铅笔原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交数字化地形图。

3)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要求:运用给定资料练习识读地形图和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面积和场地平整土石方量。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老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仪器完成实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实习全过程中老师采用集中辅导、现场巡回指导、办公室定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习指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相关实习辅导资料,自己独立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技术方案,独立完成实习任务。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2周。

1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主要内容

时间

1

实习动员、分组、分发仪器设备、检校仪器、踏勘、选点,第一次集中辅导

1

2

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外业内业)、绘制坐标方格网、展绘控制点、第二次集中辅导

3.5

3

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检查与拼接、整图,第三次集中辅导

3.5

4

地形图应用

1

5

整理并提交实习成果,送还仪器设备

1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成果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学生投入实习的时间、对仪器操作的掌握程度、完成任务的进度和质量,成果考核根据实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提交成果的质量进行。相应地,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成果考核两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成果考核为百分制,总评成绩为五级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成果考核所占的权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50%60%40%50%间进行调整。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一)先修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工程测量。学生需掌握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基本测量理论和基本仪器操作技能。这些内容是完成本实习的基础和保障。

(二)后续课

本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其它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等课程。

七、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土木工程测量》(第四版),覃辉、伍鑫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土木工程测量》,王国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测量学》(第二版),杨松林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工程管理专业《测量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要求

测量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课堂理论、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实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测量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提高观测、绘图、用图和放样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生能独立从事小区域的地形测量及一般工程测量工作,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方面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思想品质,牢固地树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二、实习内容

本次测量实习内容为:测绘地形图、施工放样二个部分。其中测图是以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为基地,测区范围为:北至北围墙,南至莲花街,西至西围墙,东至雪松路。测图比例尺为1:1000,采用独立坐标与假定高程系统。每组测区范围为200×400米,测区位置抽签决定。施工放样可结合地形图测绘进行。时间自2019527日至201967日,共计2周。实习结束后提交的实习成果如下:

1)地形图一幅(每小组一幅);

2)地形测量手簿一份(每小组一份);

3)测量实习成绩分析记录表一份(每小组一份);

4)施工放样计算成果一份(每小组一份);

5)实习总结一份(每小组一份,写在组长的实习报告册的最后一页);

6)最能反映本组实习期间工作情况的电子版照片10张(照片内容必须与实习有关,其中一张必须是小组全部成员合影,照片应为原版,效果应该清晰,不能为QQ、微信、电脑屏幕截图);

7)提交实习报告册一份(每人一份)。

三、实习领导与组织

成立2017级测量实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陈桂香、谭长福、丁永刚、周志强、程凯、静行、黄海荣等7人组成。陈桂香任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本届实习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实习计划的审查与批准等工作。

为加强实习期间的具体指导工作,有效地进行实习指导,提高实习效果,成立测量实习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有陈武新、李作正、高萌、代洁,陈武新任组长。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和仪器管理工作。技术指导采用三点链接式指导法,即在每阶段实习开始前进行集中辅导,由主讲老师介绍前段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后段实习的技术要点;实习开始后进行巡回指导,由指导教师巡回各组进行指导;然后在实习指导办公室进行定点答疑,以解决各小组随机发生的技术问题。

实习技术指导小组专门为测量实习建立了QQ群,要求全体实习学生加入;实习期间充分利用QQ群进行实习资料的共享分发、开会及辅导通知的发布、疑难问题的一对一指导。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都作为实习辅导方式的补充。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的辅导,为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打下了基础。

学生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班学员分为五个小组,每组5-7人,设组长1人,由小组成员民主选举。各组成员在实习期间,不准任意更换,抽调人员须经测量实习领导小组批准。

各班班委应充分发挥作用。实习期间,配合指导教师,开展班组里各项实习工作,即:班里会议召集、人员组织、各组的任务分配、班及组内实习工作进展的联络、统计;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疑难问题的汇报、处理等。

学生实习小组长在指导教师和班委领导下,担任下列工作:

1)负责小组的学习、纪律、安全、组织、管理。

2)负责小组的工作计划、布置、分工、轮换。

3)负责组织保管好分发的仪器、设备和实习中的技术资料。

4)负责向班委、指导老师汇报组内工作与学习、思想情况。

四、实习纪律

1)严格校风校纪,不得无故迟到、早退、缺勤。实习期间不准请事假,如有特殊情况,应报测量实习领导小组批准。

2)讲究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遵守群众纪律,注意道德修养。不得有打人、骂人、污辱他人等现象发生。

3)爱护和妥善使用仪器,如有损坏和丢失,应及时向技术指导小组教师汇报;教师应及时检验,并根据实际情况,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对于隐满事故、知情不报的小组,还要追究组长责任,并对责任人加重处理。

五、注意事项

1)实习小组成员应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爱护仪器,管好实习资料,努力工作,争取提前完成任务。

2)应认真阅读实习指导书及其它实习资料,要保证测图质量,发现错误,及时返工。

3)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注意搞好群众关系;严格作息时间;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饮食卫生,以保健康;注意交通安全。

4)提高警惕,防止仪器设备丢失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否则,事故责任由当事人负责。

六、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完成任务的数量与质量、组织纪律、劳动态度、爱护仪器、工具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项指标,由小组组长给出各成员的推荐成绩,最后由指导教师综合考核评定。

七、实习时间表

日期(2019年)

主要内容

备注

527

实习动员、分组、分发仪器设备、检校仪器、踏勘、选点,第一次集中辅导

1

528~531日上午

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外业内业)、绘制坐标方格网、展绘控制点、第二次集中辅导

3.5

531日下午~66

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检查与拼接、整图,第三次集中辅导

4.5

67日上午

施工放样,第四次集中辅导

0.5

67日下午

整理实习成果,提交实习成果,送还仪器设备

0.5

八、附件

1)首级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示意图及控制点坐标。

2)测量实习成绩分析记录表。

3)地形测量手簿等附表。

4)分组名单。

工程管理系

201952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EM4504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2

学时: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1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设计又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备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的能力,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熟练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课程目标2: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课程目标3: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

接收、发现和识别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基础问题,并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表达。

H

2

课程目标123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按照所给定的问题,依据所学知识或采用实验、实践的方法给出可行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转化为阅读性较高的工程文档。

H

3

课程目标123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工程建设和项目运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并能够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工程设计和建造提出见解。

H

4

课程目标123

毕业要求9

沟通

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各类工程技术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质疑询问。

H

5

课程目标123

毕业要求10

执行与领导能力

强健的体格和素质,以完成工程目标为核心的执行力;在工程组织机构中,具有组织领导小型团体的能力。

H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应选择功能要求简单、明确的中小型民用建筑(如:单元式住宅、中小学校、小型旅馆、小型医院门诊部等),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图纸系统地完整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场地设计、单体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等,其中以单体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设计为重点,兼顾其它内容。

(3)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成果要按照任务书要求提供相应数量的图纸;

2)图纸要利用计算机绘图;

3)在设计期间,应分阶段提交设计成果;

4)按时提交设计成果。

(4)设计学时:2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上机

课外答疑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3

课程目标3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周,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动员会

2

讲授、讨论、答疑

2

平面设计

1

讨论、答疑

3

立面设计

1

讨论、答疑

4

剖面设计

1

讨论、答疑

5

建筑施工图

1

讨论、答疑

合计

6

——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课程设计的考核目的是检验学生能否综合应用所学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建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课程设计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熟悉各个设计规范,提高工程设计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逐步提高建筑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考核内容是从设计成果及设计过程两方面进行考查评定。

设计成果的考核目标有以下若干方面: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图纸是否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的正确性、图面整洁度及布局合理性。

设计过程的考核目标主要是:设计态度是否端正,出勤率,是否保持设计教室整洁。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方式1/100%

考查

见表4.1

目标2

方式1/100%

考查

见表4.1

目标3

方式1/100%

考查

见表4.1

4.1 成绩评定标准与依据

考核项目

指标与依据(按等级或分数段分为多列或多行描述)

优、A90-100

良、B80-89

中、C70-79

及格、D60-69

不及格、E<60

设计思路、设计方案

功能合理、平面紧凑、符合规范要求、流线组织合理、环境场地布置合理


功能合理、平面紧凑、符合规范要求、流线组织合理、环境场地布置合理

功能基本合理、平面紧凑、符合规范要求、流线组织基本合理、环境场地布置基本合理

功能基本合理、平面紧凑、符合规范要求、流线组织基本合理、环境场地布置基本合理

功能不合理

设计图纸质量

按要求完成全部内容,建筑构造合理,投影关系正确,图面工整,符合制图标准,整套图纸无错误;

根据上述标准有一般性小错误,图面基本工整,小错误在五个以内;

根据上述标准无原则性错误,小错误累计在八个以内,图面表现一般;


根据上述标准,一般性错误累计九个以上者,或有一个原则性错误,图面表现较差;

有两个以上原则性错误,如:

定位轴线不对;剖面型式及空间关系处理不对;结构支承搭接关系不对;建筑构造处理不合理;图纸内容不齐全;平立剖面及详图协调不起来;重要部位投影错误。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房屋建筑学》,董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二)推荐参考资料

[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旅馆建筑设计,唐玉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住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场地设计,常怀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

单元式多层住宅设计

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三、设计条件

1)按套型设计,每个学生设计2个套型,套型比11,套型要求如下:

A套型:二室一厅一卫(使用面积60~70 m2);

B套型:二室二厅一卫(使用面积80~90 m2);

C套型:三室一厅一卫(使用面积90~100 m2);

D套型:三室二厅一卫(使用面积110~120 m2);

E套型:三室二厅二卫(使用面积120~130 m2);

2)各设计小组的套型组合要求如下:

11组(1-15):AB 12组(16-31):CD

21组(1-15):BD; 22组(16-30):AD

31组(1-16):BC 32组(17-33):DE

3)每套必须是独门独户,并应设卧室、厨房、卫生间及贮藏室空间等。

1)卧室和起居室:卧室的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14m2;单人卧室10m2;起居室的面积不宜小于15m2。卧室和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2)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等,并考虑贮藏设施。厨房面积不应小于4m2(燃料为煤气)。厨房应有外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

3)卫生间:应设置大便器和洗浴设施。卫生间的面积不应小于3.5m2。无通风窗口的卫生间必须设置通风道。

4)其它:每套住宅应有贮藏空间,壁柜净深不宜小于0.45m,吊柜净高不应小于0.35m。每套住宅应设阳台。

5)层高为2.80m,层数为4-5层,结构型式为砖混结构。

四、设计内容及图纸要求

绘制A2图纸3~4张,完成下列内容:

1)标准层单元平面图(150)。

1)画出各房间家具布置及厨房、卫生间的固定设备。

2)标注各部分尺寸:

外部尺寸:三道尺寸(即总尺寸、轴线尺寸、墙段和门窗洞口尺寸)。

内部尺寸:内部墙段,门窗洞口、墙厚等细部尺寸。

3)标注楼面标高。

4)标注定位轴线及轴线编号、门窗编号、剖切符号和详图索引符号等。

5)注定图名和比例。

2)底层单元平面图(二个单元组合):比例1:100

1)画出厨房、卫生间的固定设备。

2)标注各部分尺寸:

外部尺寸:三道尺寸(即总尺寸、轴线尺寸、墙段和门窗洞口尺寸)。

内部尺寸:内部墙段,门窗洞口、墙厚等细部尺寸。

3)标注楼面标高。

4)标注定位轴线及轴线编号、门窗编号、剖切符号和详图索引符号等。

5)标注图名和比例。

3)剖面图1个,比例1:100

1)绘出剖切到的结构构件,投影可见的固定设备。

2)标注室内外地面、楼面、平台面、门窗洞口顶面和底面、檐口底面、女儿墙顶面标高。

3)标注建筑总高、层高以及门窗洞口和窗间墙等细部尺寸。

4)标注主要轴线及编号、详图索引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4)立面图:组合立面2个,比例1:100

1)表明建筑外形及门窗、雨篷、外廊等配件的形式和位置,注明外墙饰面材料和做法。

2)标注边轴线及编号,注写图名、比例。

5)屋顶平面图:比例1:100

1)表示出各坡面交线、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雨水口和屋面上人孔、烟囱等位置,标注排水方向和坡度值。

2)标注屋面标高(结构上表面标高),标注屋面上人孔等突出屋面部分的有关尺寸。

3)标注各转角处的定位轴线及编号。

4)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和雨水口到邻近轴线的距离和雨水口的间距)。

5)标注详图索引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6)详图:3~4个,比例自选。

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节点,表示清楚各部分的构造关系,标注有关细部尺寸、标高、轴线编号以及做法说明等。

7)门窗明细表和设计说明

1)门窗明细表(按一个单元统计):



门窗编号

名称

洞口尺寸宽(mm×高(mm

数量

M1




M2




C1




C2




2)设计说明:主要包括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标准、施工说明和建筑做法说明等。

主要技术指标:

   

   

五、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

2)广泛查阅相关设计资料,参观已建成的住宅建筑,扩大眼界,广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根据住宅各房间的功能要求及各房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比例1:1001:200

4)在进行平面组合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即多画),多修改。

5)在平面组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立面和剖面设计,继续深入,发展为定稿的平、立、剖草图。(比例1:1001:200

六、参考资料

[1] 房屋建筑学设计指导书(住宅部分)

[2] 陕西省建筑设计院.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编写组.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7] 有关的标准图集。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EM4505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本科 学分:1

学时:1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工程经济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经济学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完成的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是工程经济学课程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课程设计,将工程经济学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工程项目的经济性的分析与计算,从而加深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初步掌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或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线的贯通,培养学生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识别所给工程项目的费用与效益,并进行合理的预测计算

2)根据所给背景资料,完成给定项目的投资估算、营业收入估算、总成本费用估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编制相关的辅助报表。

3)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4)熟练利用excel工具编制项目的财务分析报表,并计算相关评价指标,建立各报表之间的链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5)编写评价报告

6)要能够规范的编写所评项目的经济分析报告,并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样表)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预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根据所给项目资料,识别项目并预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利用EXCEL工具编制工程经济分析的各辅助报表


2

经济效益分析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对项目效益进行评价

熟练利用excel工具编制项目的财务分析报表,并计算相关评价指标,建立各报表之间的链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3

编写项目经济评价报告

编写项目经济评价报告

掌握项目经济评价报告的格式、内容,并能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合适的结论、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新设法人项目或既有法人项目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评价,每类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测算或估算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编制辅助财务报表,编制基本财务报表,计算静态和动态指标,进行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给出评价结论,编写项目的经济评价报告。培养学生自主调研的能力和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2)重点和难点:

财务评价基本数据的收集;财务报表的制作及利用EXCEL建立表格之间的链接;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3)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成果(表格除外)要求,书写规范,图表清晰,格式、装订规范;

2)计算应有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分析评价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4)在设计期间,除需上机外,其他时间应到指定教室进行设计;

5)按时提交设计成果。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上机

……

1

预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ü

ü


2

经济效益分析



ü

ü


3

编写项目经济评价报告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周,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完成成果

1

熟悉项目、资料收集

1

专业资料搜集、熟悉资料

2

资料整理

1

辅助报表

3

财务分析

1.5

编制基本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

4

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编写评估报告

1

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测算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编写项目的评价报告。

5

设计文件汇总

0.5

完善、校对、补充设计、打印装订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根据提交成果和平时表现进行成绩平定,具体见表4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评定项目

具体要求

满分

1.基础数据计算与报表编制

计算内容完整,过程清晰,结果正确;各项辅助报表及财务报表齐全,格式规范,评价指标计算全面;数据计算正确,并通过excel工具实现数据的计算过程。

450

2.财务评价报告

内容完整,详尽而有条理;文字通顺,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格式规范。

30

3.设计表现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态度认真,无抄袭现象并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充分反映对课程设计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理解。

20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工程经济学(第三版),刘晓君,中国建工出版社,2015

(二)推荐参考资料

[1]工程经济学(5),邵颖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国家计委建设部,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七、其他(可选)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一、课程设计题目

镇江大豆加工项目经济评价方案一

二、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和不确定分析的基本概念、计算和评价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为今后的从事工程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建议书编制奠定基础。

学生应使用Excel进行手动编辑。

三、本次课程设计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一)项目基础数据

1.项目概况

镇江某公司大豆加工项目实施以来,效益良好,拟在本园区内利用120亩空地新建大豆加工二期项目,采用5000t/d生产线。

所有大豆加工采用进口大豆,出产产品主要是豆油和豆粕。毛计算为出率分别为0.20.8。豆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毛油,在精炼线中获得为一级油。其中豆油采用散装方式,而豆粕需要采用包装袋包装(50Kg袋或65Kg袋)。

2.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运行期取15年。

3.达产能力

依据项目行业惯例,项目生产时间为300天。项目在第3年初投产,第一年生产负荷为50%,第二年为60%,投产两年后达到80%生产负荷。

4.投资估算

详见投资估算表。

5.投资使用与资金筹措

1)建设投资比例为第一年投入40%,第二年投60%,流动资金按生产负荷从投产第一年根据需要进行安排。

2)该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由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其中公司自筹比例与贷款比例为30%70%。建设期银行贷款利率采用最新银行贷款利率。流动资金公司自筹与贷款比例为60%40%。假定每年投入中均采用相同的贷款比例。

6.销售收入

公司达到满产300天的情况下,主要产品和产量见下表,其中豆油价格和大豆粕价格采用时点价格,请自行从网上查询。请注意所要求的生产负荷。

产品

产量(吨)

价格(元/吨)

大豆一级油

278213.56


大豆饲用粕

1167600.00


大豆浓缩磷脂

12450.00

7500.00

粗脂肪酸

500.00

4200.00

6.产品总成本

1)折旧,依据项目投资估算表对项目分解为固定资产之土建资产,折旧期35年;固定资产之设备资产,折旧期10年;无形资产(土地),摊销期40年;其他资产,摊销期限5年。

2)本项目拟雇佣工人类别和工资基数如下

项目

工资基数(万元)

预计人数

技术工人

4.5

95

班组长

7.5

16

管理层

10

8

领导层

15

3

3)本项目管理费用各子项列支如下

名称

取值基数

取值比例

备注

五险一金费用

工资总额

0.451


职工福利费

工资总额

0.140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工资总额

0.035


公司经费

营业额

0.002


保险费

固定资产

0.0050


车辆费用

固定值

250.00

固定值

费用性税金

固定值

200.00

固定值

资产摊销折旧

固定值

50.00

固定值

库存管理损耗

营业额

0.00100


中介机构费

固定值

130.00

固定值

科研与信息费

固定值

120.00

固定值

劳动保护费

固定值

140.00

固定值

环境保护费

固定值

200.00

固定值

安全防范费

固定值

200.00

固定值

其他


200.00

固定值

4)本项目营业费用各子项列支如下

名称

计算基数

计算比例

说明

装卸费

总收入

0.0010


运杂费

总收入

0.0010


仓储保管费

总收入

0.0001


销售返点

总收入

0.0010


促销人员工资

固定费用

150.0000

固定值

差旅费

固定费用

100.0000

固定值

保险费

总收入

0.0010


广告宣传推广费

总收入

0.0005


其他


200.00

固定值

5)项目财务费用

本项目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建设期借款利息和运营期流动资金利息。

6)项目在满产300天情况下主要原料费用如下表所示,其中大豆采用豆油时点价格的前1个月的价格(预订价格与考虑在途时间)。


成本项目

单价(元/吨)

单吨消耗(kg

消耗量(吨)

大豆压榨线

原料大豆



1500000.0

工业乙烷溶剂

11000

0.80

1200.0

粕包装袋(元/个)

1.9


1796.3

大豆精炼线

烧碱

1000

5.59

1675.8

磷酸

5000

0.61

181.8

脱色白土

1000

11.60

3480.0

柴油

7000

3.30

990.0

柠檬酸

12000


63.0

8)项目满产300天时动力费用估算如下表


产品

单耗指标

单价(元/吨)

消耗量(吨)

大豆预处理线


2


电(度)

16

1.5

24000000

0.08

150

120000

油脂浸出

0.15

2

225000

电(度)

12

1.5

18000000

0.18

150

270000

大豆四级油精炼

0.05

2

15000

电(度)

15

1.5

4500000

0.2

150

60000

大豆浓缩磷脂


2


电(度)

113

1.5

1406850

1.8

150

22410

7.利润测算

1)所得税率按25%考虑;

2)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任意公积金为5%

8.评价参数

设基准收益率为8%

项目主要产品,主要原料,水电价格中的增值税税率为13%

流动资金估算中暂时不考虑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其余主要产品的年周转次数见下表所示:

名称

周转次数

原材料

18

燃料和动力

12

在产品

60

产成品

16

现金

12

9.债务资金偿还

建设借款从投产期第一年开始偿还,采用利息照付,本金等额偿还方式,8年偿还完毕。流动资金每年付清利息,生产期末一次还完本金。

(二)设计内容

1.对该项目进行财务评价

1)分析计算基础数据,编制辅助财务报表

包括: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等,流动资金估算表。

2)编制基本财务报表

包括: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等、资产负债表。

3)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分别进行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包括:税前(税后)财务净现值,税前(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静态及动态投资回收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借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净现金流量、累计盈余资金等指标。

2.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通过计算产量、生产能力利用率、单位产品售价的盈亏平衡点进行分析。

2)敏感性分析

分别就建设投资、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变动(敏感范围自行设定)时对项目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的影响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要求找出因素变动的临界值、绘制敏感性分析图等。

3.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全面分析判断该项目的可行性。

(三)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期间,要求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课程设计态度端正、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独立按时完成任务;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并沟通。

2.设计成果要求全部打印,图表清晰,格式、装订规范;分析评价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3.所作的课程设计应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计算应有计算过程,财务评价报表的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在设计期间,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作息时间。

5.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和安静。

6.按时提交设计成果,提交成果截止时间为该设计周周五下午5点。成果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表格。文字说明主要包括本经济分析的过程,文字解释,文字取值依据,假设条件的变化对项目最终取值的影响。

7. 对于指导教师所给的数据应尽量修改成关联数据的方式。

(四)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根据出勤、设计成果和回答指导教师问题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在本作业范围内有进一步研究能力的同学酌情加分。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 刘晓君主编,《工程经济学》(第二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关罡等编著,《工程经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4]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工程造价与计价(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造价与计价(一)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EM6507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 2

学时: 2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本:2017

一、课程简介

工程造价与计价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重点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方法,为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理论掌握

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

2)实践能力培养

重点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样表)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接收、发现、识别和表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基础问题

熟知各种工程量的计算和套价程序

90%

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给出可行解决方案

掌握计算过程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工程造价与计价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与计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是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生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包括:

1)编制施工图预算书:首页包括建设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施工单位、取费等级、工程类别、工程规模、工程造价、单方造价;编制说明、取费程序表、工程预算表、材差调整表、工料机汇总表、工程量计算表、钢筋计算表等。

2)熟悉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依据:包括设计图纸及说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现行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费用定额及取费标准,预算工作手册,地区人工工资、材料及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3)学会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列项计算工程量、填工程量计算表;编制预算表,套用或换算预算单价,计算定额直接费;工料分析,计算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4)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的清单计价格式。其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与《计价规范》一致,其组价构成的定额内容及对应的定额编号,执行地方定额或企业定额。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ü

ü




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2周,其中:讲授2天,作业8天,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1

编制施工图预算书

1

讲授

2

熟悉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依据

0.5

讲授

3

学会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1

讲授

4

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

0.5

讲授

5

施工图预算编制

7

作业

合计

2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根据评分标准及平时表现,成绩占比10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序号

评定项目

具体要求

满分

得分

1

办公楼土建工程量计算、分部钢筋计算过程、计价程序

计算内容完整,过程清晰,结果正确,格式规范,各项指标计算全面,数据计算正确,并且有计算过程。

60


2

设计表现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按时出全勤,态度认真,无抄袭现象并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充分反映对课程设计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真正理解。

30


3

书面整洁度

无过多修改,书写工整、流畅

10


总分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北京,2008

[2]刘钟莹主编. 工程估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陈建国主编. 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4]北京广联达慧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量清单专家顾问委员会。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投标报价.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六、其他(可选)




 

《工程造价与计价()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

***

学号

***

题目

1号办公楼施工图预算编制

课题性质

其它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指导教师

黄海荣、郭志涛、董润润

主要内容

(1) 本课程设计工程量仅包括建筑工程与图纸规定的装饰装修工程,未包括水电安装工程项目;

(2) 编制本工程土建工程量和钢筋工程量,并套取单价,进行费用计取,最终得出施工图预算。

任务要求

(进度)

(1) 准备工作:课程设计动员、分组、选题,熟悉课程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规范、图集等;(3天)

(2) 列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3天)

(3) 套单价;(2天)

(4) 汇总并进行计价程序;(1天)

(5) 填写编制说明,整理并提交课程设计资料;(0.5天)

(6) 了解清单计价规范计价程序。(0.5天)

主要参考资料

(1) 国家标准图《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3》;

(2) 土建工程量的计算参照2016版《河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上、下册);

(3) 1号办公楼图纸。

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EM5506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学分: 2

学时:2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建筑工程施工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本:2019

一、课程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之后,通过实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结构安装知识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构件安装工艺,会选择结构安装方案,了解起重机及有关机具设备的性能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运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理论掌握

1)土木工程结构吊装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结构吊装方案基本理论和知识,不同吊装方案比选,不同吊装机械的选择。

2.实践能力

1)施工方案的编写,施工方案的比选;

2)绘图能力的提高;

3)查阅文献,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样表)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并能够具体的工程运用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90%

2

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比选和决策

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工程技术

熟悉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90%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1)选择结构安装程序,要求掌握常用的安装方法和构件的安装程序。

2)确定安装机械的类型,要求掌握如何选择主要吊装机械的型号,起重机臂长、数量等。

3)确定结构的安装工艺,要求掌握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安装工艺选择,柱和屋架在现场的平面布置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作业

讨论

实验

……

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ü

ü




2

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比选和决策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2周,其中:讲授2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课程设计集中在2周完成,采用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3 教学安排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完成成果

1

资料收集

1

专业资料搜集、熟悉图纸

2

机械设备选型及计算

5

计算书

3

设计内容编写

3

按指导书要求内容编写

4

/表绘制

4

绘制进度计划、单位工程平面图

5

设计文件汇总

1

完善、校对、补充设计

6

提交成果


结束日下午1730-1800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成果资料,成绩占比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目标2. 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比选和决策

方式1/0%

课堂随机提问


方式2/30%

习题

根据做题情况

方式3/70%

考试

根据答卷情况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七、其他(可选)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某金工车间如附图所示,该车间为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柱距6.0米,跨度18.0米、21米或24米。车间平面、剖面如附图所示,主要承重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杯型基础、工字型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拱形屋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T形吊车梁、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施工条件: 距离厂址三公里处有预制厂,主要构件:柱、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型屋架为现场预制,其他构件如:T型吊车梁、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连系梁、柱间支撑等通过汽车运入现场。柱的杯型基础已施工完毕,并用粉质粘土回填至-0.2米标高。
   当地机械化公司有各种运输机械设备满足施工中各种构件的运输和吊装要求。安装工期为30天。
二、设计内容

1)布置任务,熟悉图纸,选择梁、板、柱结构安装方法;

2)通过设计图纸计算吊装工程量;

3)选择起重吊装施工机械和吊装方案及吊装顺序;

4)绘制柱和预制屋架构件现场平面布置图;

5)确定起重机开行路线、停机点及构件平面布置图;

6)制定质量、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并整理成册。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时间分配建议如下:

1本课程设计时间分配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完成成果

1

资料收集

1

专业资料搜集、熟悉图纸

2

工程量计算

2

工程量计算书、工料分析汇总表

3

设计内容编写

3

按任务书、指导书要求编写

4

/表绘制

2

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吊装平面图

5

设计文件汇总

2

完善、校对、补充设计

6

提交成果


结束日下午1800

四、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工程概况,吊装工程量计算占总成绩10%;起重机的先择和工作参数的计算、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占总成绩的20%;施工吊装技术方案选择,施工现场构件平面布置图占总成绩的40%;施工机械的开行路线占总成绩的20%;制定吊装质量、技术保障方案占总成绩10%

五、参考资料

[1] 《土木工程施工》(第二版),殷为民杨建中.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四版),毛鹤琴.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5] 《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从培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应用手册》,彭圣浩.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EM4503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学分:1.5

学时:1.5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课

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力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设计属工程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向板肋梁混凝土楼盖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在校继续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是在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对单向板肋梁混凝土楼盖进行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使学生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专业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更加熟悉。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的工程设计、论文撰写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1.课程目标1:掌握厂房各类构件的图集查阅和构件的选型;

2.课程目标2:掌握设计规定,了解各类构件所起的作用;

3.课程目标3:掌握多种荷载作用下计算简图的确定;

4.课程目标4:掌握荷载组合的方法;

5.课程目标5:熟悉工程图纸的绘制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占该指标点的达成度

1

课程目标1-5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表达;

L

2

课程目标1-5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针对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施工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3.2 能够理解、评价设计和施工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的影响,分析工程方案的合理性;

L

3

课程目标1-5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工具,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

5.3 了解各种预测模拟工具的局限性,并能够正确判断和合理应用分析结果。

H

4

课程目标1-5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 能够根据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评价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开发与管理等复杂工程问题。

M

5

课程目标1-5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具备收集工程管理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信息的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M

6

课程目标1-5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在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2 能够在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M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采用老师排班集中指导的方式,保证学生全天在老师指导下统一在教室完成课程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

1)屋盖平面布置及结构选型 1

2)荷载分析计算 1

3)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 2

4单向板肋梁混凝土楼盖设计 3

5)绘制施工图 3

成果要求包括:

1)结构计算书,内容包括:结构布置,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

2)结构施工图,内容包括:屋盖平面布置图、梁板配筋图和必要的说明。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讲授

指导

讨论

设计

1

课程目标1

ü

ü

ü

ü

2

课程目标2

ü

ü

ü

ü

3

课程目标3

ü

ü

ü

ü

4

课程目标4

ü

ü

ü

ü

5

课程目标5

ü

ü

ü

ü


(二)教学安排

本设计1.5学分,在1.5周内完成,建议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结束后进行,在第4学期结束前开设。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综合成绩由设计成果和设计过程两部分组成,其中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态度和创新精神。

综合成绩= 设计过程(指导环节综合表现评分)*30% + 成果评分*70%,其中成果评分= 计算书评分*40% + 图纸评分*60%。综合成绩采用五级制评定方式: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分及以上,90分以下)、中等(70分及以上,80分以下)、合格(60分及以上,70分以下)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次。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见表3

3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

课程成绩构成

及比例

考核环节

目标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

课程目标

设计过程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30%

设计态度

40

主要考核学生课程设计态度是否端正及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5

自主设计能力

60

考查学生使用现代手段促进课程设计的主动性、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与团队协作能力。

1-5

设计成果100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70%

计算书

40

考查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逻辑性、创新性及表达的科学性。

1-5

图纸

60

考查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图纸表达能力,进一步强化工程图的绘制能力。

1-5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见表4,字母AB则分别表示学生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的平均得分,其中,A= A1+A2+A3B= B1+B3A1为平时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1的得分,A2为平时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2的得分,以此类推;B1为期末考核中对应课程目标1的得分,B2为期末考核中对应课程目标2的得分,以此类推。

4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

课程目标

评价内容

设计过程

设计成果

课程

总评成绩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分值

20

20

20

20

20

15

20

20

15

30

100

学生平均得分

A1

A2

A3

A4

A5

B1

B2

B3

B4

B5

0.3A+0.7B

设计过程的考核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见表5,字母ab分别表示设计过程中设计态度与自主设计能力的平均得分,a1+b1=A1a2+b2=A2a3+b3=A3a4+b4=A4a5+b5=A5a1为设计态度中对应课程目标1的得分,b1为自主设计能力中对应课程目标1的得分,以此类推。

5 设计过程的考核内容及符号意义

课程目标

评价内容

设计态度

自主设计能力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分值

8

8

8

8

8

12

12

12

12

12

学生平均得分

a1

a2

a3

a4

a5

b1

b2

b3

b4

b5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见表6

6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计算

课程目标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学生平均得分

课程目标1

设计过程(1

20

A1

设计成果(1

15

B1

课程目标2

设计过程(2

20

A2

设计成果(2

20

B2

课程目标3

设计过程(3

20

A3

设计成果(3

20

B3

课程目标4

设计过程(4

20

A4

设计成果(4

15

B4

课程目标5

设计过程(5

20

A5

设计成果(5

30

B5

课程总体目标

总评成绩

100

0.3A+0.7B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一)先修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力学等。学生需掌握结构设计基本理论与结构力学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课程后开设本课程设计。

(二)后续课

本课程的学习是进行后续课程,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高层建筑结构、毕业设计的基础。

七、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版)》,梁兴文、史庆轩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二)推荐参考资料

[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王录民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5),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5),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梁兴文、史庆轩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启明公司现浇钢筋混凝土二层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指导教师

郑德乾

主要内容

(参数)

启明公司装配车间为四层内框架,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砖砌体承重外墙,柱网轴线如附图所示,其中L16600mmL26600mm,内柱尺寸为400mm×400mm。二层建筑标高4.200m。其他资料详见附件1

任务要求

(进度)

设计内容和要求:

1. 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 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一张,图幅A1

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

2)板配筋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

3)次梁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4)主梁配筋、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配筋、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和纵向钢筋详图,标注主梁截面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级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 计算书

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设计参考进度:

本课程设计总时间安排为一周。

1. 楼盖结构布置(2天):楼板、主次梁布置。

2. 结构构件设计计算(4天):单向板、次梁、主梁设计。

3. 绘制结构施工图(2天):、楼板、次梁、主梁、说明。

主要参考

资料

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梁兴文、史庆轩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版),梁兴文、史庆轩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









附件1:设计资料

1.楼面荷载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2,楼梯间布置可不考虑。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15mm厚水泥砂浆),自重重力荷载标准值0.65kN/m2;梁、板底层及侧面用石灰砂浆抹灰15mm;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重力密度为25kN/m3。荷载取值及分项系数参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外墙厚370mm,板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370mm

2.设计用料

混凝土采用C25

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其他钢筋均采用HPB300级;

强度设计值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工程管理综合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管理综合训练 英文名称:Major Comprehensive Training

课程编号:EM7509 学时/学分:3/3学分

编写人:郭志涛、段永辉 审核人:黄海荣

适应的专业层次: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综合训练的目的及任务

工程管理综合训练是工程管理专业在四年级的一次实践性训练过程,使得学生将项目决策、项目招标、项目设计等多个环节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点线面的贯通,培养学生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制图等方面的能力。

工程管理综合训练的任务是由学生设定一个拟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研究其可行性,总图设计一栋楼的设计方案,制作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进行给排水设计等,使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工程的设计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

二、综合训练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综合训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1)项目决策训练

以郑州市或家乡为选址依据,并依托具体的地块,学生构思一个有6-10栋楼的开发项目,分析项目选址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国家宏观房地产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文件要求,完成小区总平面规划,并给出容积率、建筑密度、户数等设计参数,利用概算指标法给出总投资,分析项目盈利性。

指导教师可以给出自己所熟悉的工程项目,包括粮油项目、公路项目等。

2)项目招投标训练

以所设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依据,或自选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假设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单位,以一个招标代理公司的身份,为业主进行招标策划,包括编制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评标办法)、合同文件关键点说明等。

学生应采用有资格预审和无资格预审、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等多种方法以区别训练的内容。

学生应采用广联达沙盘进行招标投标模拟演练。

3)项目水暖电训练

以一个小区和一栋楼为样本,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水、暖、电等方面的专题设计,其中水设计包括城镇给水设计、建筑给水设计、建筑排水设计和城镇排水设计、污水综合处理等工作量;暖设计包括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以及防火排烟等课题研究等工作;电设计包括强电和弱电的设计内容,如建筑供电要求、室内照明设计布置、建筑安全供电、防雷与接地设置以及建筑智能化设计等内容。

三、综合训练的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3周,时间分配建议如下:

1 本课程设计时间分配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要求或成果

1

动员会

0.5

指导教师进行动员并提供规范文本。

2

项目决策训练

4.5

完成项目市场、总图绘制、投资计算、指标分析等。

3

项目招投标训练

5

完成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合同要点,进行广联达沙盘训练。

4

项目水暖电训练

4.5

完成小区和楼栋的水暖电参数计算过程,绘制简图。

5

答辩

0.5

对所设计的项目进行PPT汇报。

四、 综合训练成绩评定

(一)基本要求

各组综合训练的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全面地完成综合训练任务。训练期间要求做到:

1)必须明确项目的技术参数、要求、图纸、计算过程等内容。

2)分章节的撰写项目报告。

3)项目报告应当图标齐全,论证过程清晰,对关键数据应有必要说明。

(二)分组要求

学生以6人为小组。

(三)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计分方法,课程最终成绩取决于设计报告(70%)和现场答辩(30%)。

设计报告每个学生提交一份;现场答辩每个学生必答,需采用PPT形式,讲明设计思路,给出图纸、计算过程等。


 

《工程管理综合训练》任务指导书

一、性质和目的

《工程管理综合训练》是大学四年级上学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将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互学习的能力,利用工程经济学、房地产营销、工程招投标案例分析、工程合同管理、建筑设备(水暖电)等多门课程中的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完成项目的决策训练、招投标训练和建筑物的水暖电训练过程。

二、组织与领导

(一)指导教师

在实践性环节开始前一周内,确立本年度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安排向学生讲解课题的设计要求。

每个学生应做到一生一题。

每位指导教师带1-2个学生小组。

(二)学生分组

在实践性环节开始的前一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之前,完成学生分组,学生分组6人,并确定一名组长负责传达工作安排、沟通指导教师、组内协调和安排。

三、实践安排

本实践环节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进行,共计两个周。具体时间要求如表1所示:

1 实践时间安排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要求或成果

1

动员会

0.5

指导教师进行动员并提供规范文本

2

项目决策训练

4.5

完成项目市场、总图绘制、投资计算、指标分析等

3

项目招投标训练

5

完成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合同要点,进行广联达沙盘训练

4

项目水暖电训练

4.5

完成小区和楼栋的水暖电参数计算过程,绘制简图

5

答辩

0.5

对所设计的项目进行PPT汇报

四、保证措施

1)在实践开始前一周内学生分组到位,指导教师安排到位,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明确。指导教师应设定指导题目,并就项目决策、招标投标、水暖电等专项问题明确专门的教师。

2)指导教师负责督促所带学生按照进度要求,完成相应的文档编制工作,包括设计和计算、图纸绘制等。

3)指导教师应在系主任的统一安排下,听取学生的汇报,完成阅读笔记的批阅工作。

五、实践的各项要求

1)项目决策训练

以郑州市或家乡为选址依据,并依托具体的地块,学生构思一个有6-10栋楼的开发项目,分析项目选址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国家宏观房地产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文件要求,完成小区总平面规划(主要建筑物位置、外形尺寸、路网、出入口等),并给出容积率、建筑密度、户数等设计参数,利用概算指标法给出总投资(按照工程组成部分如建筑物、配套设施、绿化、电梯等计算),分析项目盈利性(出售部分应考虑贷款利息)。

指导教师可以给出自己所熟悉的工程项目,包括粮油项目、公路项目等。

2)项目招投标训练

以所设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依据,或自选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假设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单位,以一个招标代理公司的身份,为业主进行招标策划,包括编制招标公告(明确要素以及对企业、项目经理的要求)、编制招标文件(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评标办法、说明有标底、无标底等不同条件设计思路)、合同文件关键点说明等(对合同示范文本2017进行标示)。

学生应采用有资格预审和无资格预审、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等多种方法以区别训练的内容。学生应采用广联达沙盘进行招标投标模拟演练。

3)项目水暖电训练

以一个小区和一栋楼为样本,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水、暖、电等方面的专题设计,其中水设计包括城镇给水设计、建筑给水设计、建筑排水设计和城镇排水设计、污水综合处理等工作量;暖设计包括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以及防火排烟等课题研究等工作;电设计包括强电和弱电的设计内容,如建筑供电要求、室内照明设计布置、建筑安全供电、防雷与接地设置以及建筑智能化设计等内容。

六、成绩的评定方法

学生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PPT汇报、设计文档。各部分的比例如下。

1PPT汇报(30%

重点考察每个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归类和要点掌握能力,以及以组为单位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每个学生汇报时间8分钟。学生应就PPT汇报中贡献其所设计方案精华的部分。

按照PPT制作的美观、所涵盖的规范内容、对规范的理解正确性等进行给分。

PPT文件提交纸质版,每页双幅面,不多于35A4纸,以组为单位提交。

2)设计报告(70%

按照个人计算成绩,考察学生设计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备性,以及所体现的设计深度、美观大方等要素。

阅读笔记提交纸质版,页数不少于25页,不多于30页。每人提交一份,严禁雷同。


 

《规范阅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规范阅读  英文名称:ReadConstructionCode

课程编号:EM6508 学时/学分:2/2学分

编写人:郭志涛 段永辉 审核人:黄海荣

适应的专业层次: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规范阅读》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修完三年级课程之后进行。通过本课程,熟悉并掌握在工程施工现场常用的规范体系和内容,回顾三年级课程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并为四年级开展的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规范阅读》要求学生通过本次实践,使得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规范标准体系,熟悉若干本常用的规范标准,掌握重点重要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二、规范阅读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汇集施工现场和工程造价常用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指导教师的配合下,系统性阅读这些规范,并掌握规范的分类体系、施工现场和工程造价常用规范、每个规范编制的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规范中强制性条文和应用、施工现场和造价咨询业的规范使用场合等内容。

要求学生知道常用规范,熟悉强制性条文,并具有检索能力。

三、规范的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时间分配建议如下: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要求或成果

1

动员会

0.5

指导教师进行动员并提供规范文本,或读电子版ttp://www.ccsn.org.cn/Default.aspx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http://www.jianbiaoku.com/

2

规范阅读

8.5

认真阅读规范,做好笔记和电子材料。

3

讨论汇报

0.5

分为两个大组,将规范阅读的成果以PPT的形式向指导教师汇报,并说明规范的结构体系、规范的内容、强条的意义和用途等。

4

提交成果

0.5

每个人提交规范阅读笔记一本,采用开放式考试,随机抽查每个学生对规范掌握的程度。

四、规范阅读成绩评定

学生成绩分三部分组成,即PPT汇报、阅读笔记和随机考试。

1PPT汇报(20%

以组为单位计算成绩,重点考察每个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归类和要点掌握能力,以及以组为单位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

2)阅读笔记(30%

按照个人计算成绩,考察学生阅读规范、掌握重点、编辑文档的能力。

3)开放式考试(50%

采用开放式考试,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手机等工具,考察学生对规范以及强制性条文的掌握情况。

五、阅读规范的清单

1)管理类规范

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 50841

l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l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

2)技术类规范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

l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l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

3)造价类规范

l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 GB/T51095

4)特色规范

粮油仓库工程验收规程LS∕T 8008

l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建标172-2016

其中带有属于学生必读规范,其他规范由学生选读,但同组学生不应重复。



《规范阅读》任务指导书

一、性质和目的

《规范阅读》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修完三年级课程之后进行。通过本课程,熟悉并掌握在工程施工现场常用的规范体系和内容,回顾三年级课程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并为四年级开展的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规范阅读》要求学生通过本次实践,使得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规范标准体系,熟悉若干本常用的规范标准,掌握重点重要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二、组织与领导

(一)指导教师

在实践性环节开始前一周内,确立本年度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安排学生规范借阅、阅读和归还事宜。

每位指导教师带1-2个学生小组。

指导教师共同出题考试。

(二)学生分组

在实践性环节开始的前一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之前,完成学生分组,学生分组6人,并确定一名组长负责传达工作安排、沟通指导教师、组内协调和安排。

三、实践安排

本实践环节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进行,共计两个周。具体时间要求如表1所示:

1 实践环节实践要求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要求或成果

1

动员会

0.5

指导教师进行动员并提供规范文本,或读电子版

2

规范阅读

8.5

按照每本规范阅读两天时间,2/

3

讨论汇报

0.5

分为两个大组,将规范阅读的成果以PPT的形式向指导教师汇报,并说明规范的结构体系、规范的内容、强条的意义和用途等。

4

提交成果

0.5

每个人提交规范阅读笔记一本

采用开放式考试,随机抽查每个学生对规范掌握的程度

四、保证措施

1)在实践开始前一周的前两个工作日内,系主任安排专人到学院资料室确定所需要的规范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借阅要求。如已有他人借阅,由图书馆资料员负责催还,确保前一周的周五实现数量满足要求。在周五下午规范发放到位,确保每组学生至少2套必读的规范。在这个周还需要确定专用教室。

2)在实践开始前一周内学生分组到位,指导教师安排到位,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明确。

3)实践周的周一召开规范阅读动员会,讲解规范阅读的方法、要点,考试的方法和要点等。

4)指导教师负责督促所带学生完成阅读日记、制作ppt等工作,实现每日督促。

5)指导教师应在系主任的统一安排下,听取学生的汇报,参加开放性考试,完成阅读笔记的批阅工作。

6)在实践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指导教师负责督促学生归还资料。

五、实践的各项要求

(一)学生应当阅读的规范

1)管理类规范

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 50841

l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l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

2)技术类规范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

l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l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

3)造价类规范

l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 GB/T51095

4)特色规范

粮油仓库工程验收规程LS∕T 8008

l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建标172-2016

其中带有号属于学生必读规范,其他规范由学生选读,但同组学生不应重复。

(二)规范学习的组织

每位学生应当修读必读规范,并选读1-2篇规范,同组学生选读规范不应重复。学生选择的规范应当汇报给指导教师。

根据规范内容可按照不少于1/2天的阅读进度。

(三)规范学习的方法

应系统了解我国建设工程规范的组成。

每本规范要知道整个规范的适用对象是什么,规范的结构是怎样的,规范每个章节都是关于什么的,规范中所限定的强制性条文有哪些。每位学生在浏览的时候会做笔记,上述主要内容记下来并形成规范阅读笔记。

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学习,可以结合网络图片或自制图片加以说明,可以解析规范条文和已学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每位同学选读规范应形成要点,并向同组同学进行宣贯,实现1+1>2的阅读效果。

学生应加强和指导教师联系,就规范中知识点提出疑问,指导教师应做出回复。

(四)电子资源网站

http://www.ccsn.org.cn/Default.aspx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http://www.jianbiaoku.com/建标库;

http://www.kscecs.com/homePage/firstPage.action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网

六、成绩的评定方法

学生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PPT汇报、阅读笔记和随机考试。各部分的比例如下。

1PPT汇报(20%

以组为单位计算成绩,重点考察每个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归类和要点掌握能力,以及以组为单位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每组学生汇报时间20分钟。

按照PPT制作的美观、所涵盖的规范内容、对规范的理解正确性等进行给分。

PPT文件提交纸质版,每页双幅面,不多于15A4纸,以组为单位提交。

2)阅读笔记(30%

按照个人计算成绩,考察学生阅读规范、掌握重点、编辑文档的能力。

按照记录的详实程度、规范学习的效果、规范学习的广度等考核点给分。

阅读笔记提交纸质版,页数不少于20页,不多于30页。每人提交一份,严禁雷同。

3)开放式考试(50%

采用开放式考试,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手机等工具,考察学生对规范以及强制性条文的掌握情况。

开放式考试采用试卷的方式,试卷的内容限于指导书中所提及的规范。



上一条:教学成果